成都轨道集团供图
本报讯(实习记者张海峰)记者9月8日从成都轨道集团获悉,成都地铁17号线二期西大街站近日已全面竣工,目前正积极推进开通前的各项筹备工作。西大街站以“少城记忆”为主题,将“少城文化”与现代站厅空间融合,在提升通勤效率、优化出行体验的同时,为乘客营造出一个“可阅读、能沉浸、有共鸣”的城市文化新空间。
步入西大街站站厅,记者的目光第一时间被天花板所吸引。车站以银色铝板勾勒鱼骨般的形状,再现了少城特有的“鱼骨状”街巷脉络。灯光从小孔中透出,像晨光穿过古老街巷。视线向远处延伸,金属格栅与灯带纵向排布,勾勒出一条深邃而富有韵律的文化长廊。“我们希望乘客从踏入车站那一刻,就能感受到时空的交织与流转。”成都轨道建设公司工作人员夏小亮介绍,转角处弧形的设计灵感也源于老巷子的拐角,这些设计语言,把少城的记忆“嵌”进车站的每一个细节里。
值得一提的是,车站使用的铝板不仅能塑造视觉意象,还具备吸音降噪、优化通风等功能。
记者还注意到,这里的导向标识“不一样”了---它们不再垂吊在天花板上,而是“贴”在墙面或“站”在设备上。夏小亮介绍:“我们把导向标识‘从天上挪到地上’,是为了减少各类垂吊线的视觉干扰,让大家一眼看清、轻松寻路。”
设计团队前期反复模拟推演了乘客进出站、换乘、购票等行为路径,精准布设每一块导向标识,统一设置在距地面2.5米的高度,最大间隔不超过25米。“在电梯口、卫生间通道等关键分流位置,标识会布置得更为密集,确保它们始终处于乘客的最佳视线范围内。”夏小亮补充道,“车站开通后,还会持续跟踪客流动线,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不断调整优化,让寻路更加轻松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