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口陶缸整齐列阵,泛着光泽的豆瓣在阳光下发酵;600年的酒坊飘散着浓香;全球最快的可乐生产线以每小时12万罐的速度飞转---近日,记者分别走进首批四川工业研学旅行点位---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水井坊博物馆和可口可乐世界·成都,开始一段连接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酿造工艺的探馆之旅。

鹃城牌郫县豆瓣4000余口陶缸的传统发酵场

水井坊的师傅正在开窑铲酒糟

徐玲妹为参观者讲解可口可乐的历史
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时光沉淀的馥香浓郁
“我们的办公区后面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地点,‘鹃城牌’郫县豆瓣的生产厂区。”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罗倩介绍。走进厂区,浓郁的酱香扑面而来,“这是豆瓣酱中蚕豆和辣椒混合发酵的独特味道。”罗倩说。
谈话间,本次参观的第一站智能阳光晒场到了,“这里是郫县豆瓣行业最大的智能阳光晒场,占地约18000平方米,有发酵条池700余口,对发酵晒场温度、湿度、含氧量实时自动监控。”罗倩介绍:“阳光晒场采用一键式滑动天窗平移开合与强制通风,自动翻搅;白天翻、夜晚露、晴天晒、雨天盖,让传统发酵工艺技术与现代自动大棚控制技术优势实现有效结合。”透过玻璃,还可以看到前方有机械臂正在码垛,那是郫县豆瓣的自动化包装线,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豆瓣生产的全过程。罗倩说:“我们就是要让游客直观看到豆瓣从原料处理到成品的全过程,消除消费者对生产环节的顾虑,强化对产品品质的信任。”
“翻、晒、露”是郫县豆瓣非遗制作工艺的关键,来到非遗技艺体验基地的传统发酵场,4000口陶制豆瓣酱缸整齐排列,不可谓不壮观。罗倩开始为记者科普郫县豆瓣传统的制作工艺,“翻搅过程中导入的新鲜空气,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正宗的郫县豆瓣生产,每缸每天至少要翻搅12次。”在这里,游客可以戴上斗笠,亲手体验“翻、晒、露”的古法技艺,感受温度与湿度在指尖流动的微妙平衡。
此时,川菜品鉴厅里的厨师已把油锅热好,待游客一到,便将食材下锅,这次,他要做的是经典川菜麻婆豆腐。“郫县豆瓣是‘川菜之魂’,像回锅肉、麻婆豆腐这些经典川菜都要用到郫县豆瓣,可以说只有把郫县豆瓣用好了,才算是会做川菜了。”罗倩说:“我们平时会根据参观对象的特点安排参观品鉴的菜品。”
参观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在厂区的四个参观点位,都设置有相应的打卡点,游客不仅可以打卡拍照,还可以收集与点位呼应的特色印章,“当游客把四个章都集齐的时候,就说明每个点位都参观完了,也是我们给游客的小小纪念。”
水井坊博物馆:穿越600 年的酒香
距离成都市中心仅“几步之遥”的水井坊博物馆,坐落于锦江区水井街,是一座集文物陈列、非遗技艺展演、品酒体验于一体的酒文化主题博物馆。
用于展示旧时水井街热闹生活场景的沙盘,带观众“走进”有着600年历史的水井坊。“水旱从人,沃野千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成都平原,为酿制美酒提供了优异的自然条件。而地处成都平原东门胜地的水井街酒坊,更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在数百年间持续演奏着一曲都市酒文化乐章。”讲解员阳宇介绍。
遗址厅是该博物馆的核心区域,踏入遗址厅,浓郁的酒香扑面而来,“这个香味是正在发酵的窖香和里面的糟香所散发出来的,前面是正在发酵的窖池。”阳宇说。遗址厅里原址原貌地展示了距今600余年的水井街酒坊遗址,在这里,可以看到600年前的蒸馏器基座,明清两代的晾堂、酒窖、灰坑等遗迹。与此同时,这里也可以看到仍在使用的现代窖池,“这里的地质层不断向上叠压抬高,中间连续,没有断过代,说明600年来,这里从未间断生产酿酒。”阳宇讲解道。正说着,一名酿酒师傅走到现代窖池旁忙碌着,“我们的师傅正在为开窖做准备,这里既能看到历史所留的遗迹又能看到仍在使用的窖池,身处其中,我们也见证了酒坊的前世今生。”阳宇说。
湿漉温润的窖池、芳香四溢的酒糟、穿梭忙碌的酿造师傅,让置身其中的游客沉浸式参观酿酒的过程。“他们是水井坊公司唯一一支非遗手工班组,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在2008年6月,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宇介绍。
博物馆另一边,来自上海的小金正对着博物馆的内外构造不停地拍照。他告诉记者,他是专程为了参观水井坊博物馆的建筑结构而来。“我是学建筑的,这座博物馆是刘家琨老师的作品,他在今年获得了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我到成都就是专程来看他的设计。”小金说。水井坊博物馆的整体设计布局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展陈逻辑,以开放式院落和坡道串联起酿酒工坊、窖池遗址与展陈空间。“可以说,水井坊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酒文化的场所,更是一个融合了历史与现代建筑艺术的文化地标。”阳宇说。
可口可乐世界·成都:“四川省先进级智能工厂”的速度
“我们前阵子参观了水井坊博物馆,这周就带着两个孩子来看看可口可乐是怎么生产的。”家住锦江区三圣乡的鲁女士,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出门长见识:“周末两天,我们一般是一天在家学习,一天在外面看‘世界’。”鲁女士说。这周他们来到了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的中粮可口可乐饮料(四川)有限公司园区。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点是‘可口可乐世界·成都’,这里是世界上第三个可口可乐世界,其他两个分别位于可口可乐的总部美国亚特兰大,以及中国上海。”讲解员徐玲妹介绍。长达30米的“百年故事长廊”向观众讲述着品牌的故事。“可口可乐进入中国的第一年销量非常少,一年才卖出25瓶,大家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徐玲妹和观众们互动。“是因为名字的问题吧,刚进入中国时,它的中文译名叫蝌蚪啃蜡。”一位观众抢答道。“对,所以在1930年时,可口可乐公司以380美元的价格向全世界征集中文译名,最终确定了可口可乐这个名字。”徐玲妹说。
在展厅里,可以看到1886年药剂师的手写配方、1915年生产的首代弧形玻璃瓶以及不同时期、不同工厂生产的极具收藏价值的可乐。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火炬“飞扬”在一众和可乐有关的展品中,尤为引人注意。“这个‘飞扬’火炬是由我们的馆长薛枭无偿捐赠的,而他就是当年汶川地震中的那个‘可乐男孩’。”徐玲妹解说道。
透明生产线参观走廊无疑是此次行程中最具震撼力的部分。“我们现在所在的中粮可口可乐四川厂在全国的可口可乐工厂里是生产速度最快、生产能力最强的厂。”徐玲妹说。透过玻璃,全球最快的饮料生产线近在咫尺:左侧瓶装线以每小时5.4万瓶的速度运转,右侧易拉罐线更是达到每小时12万罐的惊人效率。洗瓶、灌装、喷码、码垛等工序全程可见,展现出现代工业科技的巅峰水平。
可口可乐世界·成都的参观,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将工业元素与品牌历史深度融合。自2015年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十万余人次,成为西南地区工业旅游的标杆。
如今,工业化的生产提升了豆瓣酱的品质,水井坊也建起了更为现代化的工厂,可口可乐的智能化生产线更是让人惊叹。但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时间赋予的奇妙变化无法被替代,匠人匠心依然闪耀。
鹃城牌郫县豆瓣厂依然会按传统工艺生产少量豆瓣酱;水井坊的老师傅们仍坚持在窖池边手工酿造;可口可乐世界·成都也珍藏着1915年的手工吹制玻璃瓶。这些古老技艺穿越时空,与现代文明对话,讲述着人类对品质的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