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骆寓言)9月20日,眉山市丹棱县老峨山景区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应急文化盛宴,“蜀安行·护万家”2025安全应急文化比赛系列活动丹棱站在此举行。活动以“科技+实景”双引擎驱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实景演练与亲子互动,将安全应急知识融入文旅场景,为即将举行的老峨山山径赛筑起“安全屏障”,更探索出“文旅+应急”融合的新范式。
近年来,随着山地户外活动的兴起,公众对安全应急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安全应急知识储备不足、风险意识薄弱、自救互救技能欠缺等问题,成为制约活动安全、影响救援效率的关键因素。丹棱县,这座拥有深厚“大雅文化”底蕴的县城,将古人的和谐秩序与生命安全智慧及现代安全应急管理原则相结合,创新推出了此次安全应急文化比赛系列活动。
上午9时30分,活动启动仪式举行,与会嘉宾为当地“应急先锋队”授旗,标志着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在安全应急主题互动展区,装备科普区展示了急救毯、头灯、救生哨等强制装备,并演示了正确用法。灾害预警体验区则利用应急VR体验屋,让参与者直观感受模拟地震、地灾、火灾时的避险逃生技巧。应急文化知识科普区通过A板通道和应急消防宣传车,播放应急动漫宣传短片和安全提示语,传递安全保障知识。消防器材体验区则邀请亲子组等游客参与灭火器使用教学和逃生帐篷体验。
实景演练环节更是精彩纷呈。在澄怀湖平坝,模拟了游客乘船游玩时不慎落水的水上救援、游客游玩时不慎跌倒摔伤的救援、玻璃栈道索降救援、山林火情扑救以及跨山水地救援等多个场景。
此外,活动还设置了一场安全应急亲子答题挑战赛,邀请亲子家庭参与答题,答题内容中设置了部分有关安全、应急的题目,并发放了应急文创奖品。沿途增设的安全提醒标识标牌和应急处置点位,以及智能无人机定时自动起降开展的安全巡查,都为活动的安全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
丹棱站活动因地制宜,紧扣山地户外风险痛点,以“科技+实景”双引擎驱动安全保障。VR灾害体验屋和装备科普区的设置,让普通人能够提前进行灾害“实景”逃生演练。而实景演练中的专业救援名词在讲解人员的解说下转化为接地气的语言,更加易于理解和记忆。
同步部署的GPS定位追踪和无人机巡查构建了“空地体”防线,直击山地运动高频险情。这些科技手段的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选手与观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更为“安全旅游”品牌注入了科技内核。
活动现场,将近200个小朋友在家长陪同下参与了亲山之旅,并在活动中增长了应急知识。许多家长表示,这样的活动既好玩又实用,还能拿奖品,孩子们非常感兴趣。
“蜀安行·护万家”丹棱站以一场“有料、有趣、有用”的安全应急行动,验证了科技与人文结合的力量。正如丹棱县应急管理局局长张仕全所言:“我们希望将应急的‘种子’播撒进每个家庭,让安全成为旅行的底色。”未来,随着活动深入广元、自贡等地,四川正以丹棱为样本,书写“全民应急能力提升”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