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汗水和智慧证明自己的价值扎根乡村,为孩子们点亮希望与梦想挑重担攻克难关 创佳绩不负使命李五帅的电商创业之路应急处置说说你对预制菜的看法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67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9-23

扎根乡村,为孩子们点亮希望与梦想

胡代林 文/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刘英琼老师在辅导学生

在德阳中江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位教师,她以青春为笔,以汗水为墨,默默地书写乡村教育的美丽华章。她,就是刘英琼老师。

2000年7月,刘英琼中师毕业,主动回到家乡---中江县最南端距县城80多公里的妙丰乡,成为一名坚守乡村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她说:“我知道这里的孩子需要什么,我想用我所学的知识,为他们打开一条通往外面世界的路。”这份朴素而真挚的初心,让她在中江县南片区一所偏远的乡村学校,一干就是9年。

教学中,刘英琼积极探索教学规律,研磨教学方法。她通过设计贴近生活的问题、开展自主探究等活动,让学生觉得“语文是充满生活和乐趣的一门学科”。她注重因材施教,通过分层教学、小组合作、个别辅导、学生上台讲课讲题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不断进步。

2009年,刘英琼调到阳平学校后,中途接手原语文老师已调走的7年级某班。虽然该班的语文基础很差,学习氛围不浓,两极分化很严重,但她毫无怨言。她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用平时多鼓励、寻找学生闪光点等方式,迅速取得了学生的信任。课堂上,她既把基础知识点讲活、讲透、讲得更有趣,还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嘴,并适时要求加强阅读和写作,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

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她始终不放弃,从小学的相关知识着手,有空就对他们进行单独辅导,耐心讲解,直到弄懂为止。对学生写得较好的作文,通过自己的修改,发表在一些报刊上,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过努力,刘英琼任教班级的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有多名学生在全国、全省语文知识竞赛、作文竞赛中获奖。她也被评为县优秀学科教师。

刘英琼并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水平。刚毕业不久,就通过自考,陆续取得了大学专科和本科文凭。工作之余,她还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并坚持记录平时的教学观察与思考。截至目前,她撰写的教学论文,已有多篇文章发表在《教育导报》《书法报》等报刊。

在刘老师的心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她不仅在学业上给予他们悉心指导,更在生活和心理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有个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家中由爷爷照顾其生活。由于平时缺少父母的关爱,加上其爷爷的教育方式不恰当,导致该生的行为习惯较差,上课经常影响周围同学,而且学习成绩也不太好。针对这种情况,刘英琼及时与该生的家长取得联系,提醒其“不要因忙工作而忽视了家中孩子”。同时,她常利用休息时间,与该生真诚地沟通交流,陪他做题,帮助他解决各种困扰,督促其练字以提升意志力。慢慢地,该生的行为习惯有了较大改变,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

“献身教育,痴心不改教书路;甘为人梯,无怨无悔育人情”。25年来,刘英琼用自己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用扎根乡村教育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一茬又一茬的乡村孩子点亮希望与梦想。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