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弢(左四)严娟(左五)与获奖选手合影 大赛主办方供图
9月25日,四川省首届职工运动会乒乓球比赛在激烈的角逐中落下帷幕。在中年组混合双打决赛现场,来自四川电信职工代表队的易弢和严娟以3比0的比分战胜宜宾市职工代表队,站上了冠军领奖台。这场胜利的背后,是两位选手首次组队便创造的“奇迹”,更是四川职工团队协作精神的生动诠释。
在巴中市体育馆的后台,记者见到了这两位冠军。赛后,严娟正抱着荣誉证书和奖牌开心自拍;而易弢则难掩激动之情和朋友分享喜悦。“我从2016年开始接触乒乓球,至今已坚持九年了。”易弢的话语中透着对这项运动的深厚感情,“能站上省级赛场,说明自己的水平已经得到认可,这是我们乒乓球爱好者梦寐以求的平台,我用实力证明了热爱与坚持的力量。”
据悉,本次比赛既是首届职工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也是四川省第十三届职工乒乓球比赛。对于曾参加三届乒乓球比赛的易弢来说,本次比赛竞争强度明显提升。“这一次感觉规模变大了,人数也更多了,参赛高手水平相当高,我认为基本上囊括了四川省的最高水平了。”易弢坦言,面对全省顶尖选手的挑战,每一场比赛都是硬仗。
回顾三天比赛,在“16进8”和“8进4”的晋级赛中,易弢和严娟都与对手打得异常焦灼,两场比赛均以两分的微弱优势险胜。“比赛过程非常艰辛,但最后结果是很满意的。”谈起这两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易弢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紧张氛围。“每一个球的得失都可能改变比赛走向,每一个回合都考验着我们的技术和心理素质。”
正是在这样的磨砺中,这对临时组合逐渐找到了最佳状态。到了半决赛和决赛,两人的发挥愈发出色,连续两场以3比0的成绩横扫对手。“决赛这场比赛,我们的对手是宜宾市职工代表队,其中的男选手被称为‘宜宾一哥’,女选手基本功也相当扎实。”易弢谦虚地说道,“能战胜他们,我觉得有运气成分,也有自身发挥的原因。虽然每一局都打得十分胶着,但我和搭档始终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最终赢下比赛。”
令记者惊讶的是,这对“临时组合”此前从未搭档参加过其他比赛,本次比赛也仅赛前合练两次,每次不超过1小时。短短两个小时的合练时间,如何能在赛场上配合得“天衣无缝”?易弢道出了其中的奥秘:“我们来自同一个单位,平常也跟着严娟学习,因此知道她的一些打法习惯,所以说配合起来并没有生疏感。”同单位的工作关系,为两人积累了相互了解的基础,而乒乓球运动本身的技术性和规律性,也让经验丰富的选手能够快速建立默契。
在易弢看来,混双比赛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是配合、走位和相互鼓励。“如果某一人出现失误,对方都会鼓励一下,其实这样会提高自己打球的信心。”易弢说,正是这种相互支持的力量,让两人在关键时刻能够稳住阵脚,化解危机。
当谈及本次获奖意义,易弢的思考已经超越了竞技本身。“混双比赛需要两人互相配合、互相协作,达到非常默契的程度,最终才能有好的结果。这种团队协作在工作当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只有团队和谐了,工作才能干得更好。”易弢表示,体育竞技中的团队精神,正是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宝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