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客藏蓝初心临溪河畔 树语千年慢炖一锅秋意情绪价值的魔力青山绿水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74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0-10

藏蓝初心

李新苗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图片由AI生成

我乘坐的汽车正驶向永兴镇,车轮滚动,卷起一片昏黄的尘沙。远处薄雾如纱,轻轻笼罩四野,农人的身影在氤氲中晕染成淡淡的水墨。偶尔几声鸟鸣掠过,清脆如山水之间的清歌。

忽然,一栋蓝白相间的三层小楼闯入视野,让流动的风景倏然静止,平添几分肃穆。“永兴派出所”五个字虽被雨水冲刷得有些斑驳,却依旧挺拔而端正。绿藤悄悄沿着墙角攀爬,也仿佛悄然爬进了我的心里---作为一个习惯了城市车水马龙的人,此刻竟被一种初来乍到的茫然包围。

“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尽管同我们讲。”所长颜军似乎看出了我的窘迫,稍顿片刻,又温声对我说:“若想家了,到时候派人开车送你到县城车站。”我笑着点点头,提着行李走进副所长冉茂捷特意为我腾出的新宿舍。

略显陈旧的房间里,墙壁泛着岁月沉淀下来的微黄,仿佛也早已习惯了山间派出所的寂寥。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派出所,却在寻常处悄然绽放着暖意。

整个派出所的民警和辅警加起来不过十人,彼此之间却如老友般亲近,言笑不拘。所里负责做饭的张昌碧婆婆勤劳朴实、平易近人,和大家“打成一片”已是常态。她担心我从外地来,吃不惯本地口味,每顿饭前总会悄悄问我有没有什么忌口。

张婆婆用最朴素的食材,为一所人烹制出鲜香四溢、暖心可口的饭菜。荷包鲫鱼、醋溜土豆丝、梅干菜烧肉、板栗炖鸡汤……都是我从未尝过的农家风味。每到开饭时,大家围坐一桌,吃得津津有味。那氛围,竟让我品出了几分阖家团圆的踏实与热闹。

或许因为我是所里唯一的女民警,又刚从警校毕业、远离家乡,不知不觉间就成了这个大家庭中的“宝”,每个人都格外照顾我。他们轻轻唤我的小名,就像小时候父母唤我回家那样自然亲切;他们在夜里为我端来点心和水果,那份甜意驱散了独在异乡的清冷;他们悄悄修好我屋里失修的灯---那一刻的光明亮而温暖,仿佛连我的心也被轻轻照亮;他们更像兄长一样关注我的情绪,在我迷茫时温言开解,为我指引前路。

我这才明白,人间最温暖的美好,往往不在远方,而就藏在这样的日常里。

“要多和师兄们交流学习,多跟着出警去历练,你笔下的文字才会更有情感和深度。”指导员文丹舟时常这样提醒我。从那以后,我的工作不再局限于内勤。每当所里有出警任务,我都主动跟随同行。

这时的永兴派出所民警和辅警,褪去了平日里的言笑轻松,神情变得专注,脚步沉稳,行动迅捷而果决。为化解一场激烈的纠纷,他们既讲道理、也谈人情,耐心疏导,安抚情绪;为处理一桩复杂的案件,他们配合默契,分工明确,处置娴熟;为帮助群众解决一个难题,他们不辞风雨,无论昼夜,全力以赴。

我渐渐懂得,这座小镇的安宁背后,是永兴派出所全体民警辅警以绣花般的细致和执着,日复一日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刚正执法,也不失温暖人情,共同织就了永兴镇坚实而温暖的平安图景。而我,何其有幸,能够成为这些故事的见证者、记录者,更是这画卷中微小却真切的一笔。

每一次出警,都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在师兄们的带领下,我不断汲取着成长所需的养分---从最初的“旁观记录”,逐渐走向“躬身入局”。扎根于生活,贴近群众,我把实践中的困惑、顿悟与感动,一一写进了字里行间。

正如那句话所说:“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亲历之后,我才真正明白:“警察”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社会秩序的“守护者”、群众安危的“承重墙”。无论晴雨昼夜,无论事急事烦,只要辖区居民有呼唤,我们便立即出发,全力以赴。在每一个被需要的时刻,都有我们在护航平安、守护发展。

我的肩上,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的身后,是必须守护的人民。

山高路远,知不足而奋进;仆仆风尘,望远山而力行。日复一日,永兴派出所的民警辅警们依然穿梭在村镇之间,步履不停。而我心中涌起潮水般的感动:是这片水土教我成长,是这个集体予我温暖,是这身警服催我担当。

“永兴,永兴……”我轻声念着,愿这座小镇永远安宁、日益兴旺;也愿我的藏蓝梦想扎根于此、盛放于此,终有一日,结出累累硕果。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