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线!申少泽的匠心“马拉松”家乡工会千里赴疆助川籍农民工维权成都高新法院调解破解重大生物医学项目停工僵局法定节假日加班,公司能用补休替代加班工资吗?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81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0-18

“审理+调解”双线并行

成都高新法院调解破解重大生物医学项目停工僵局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向晓文)10月17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法院获悉,近日该法院采用“审理+调解”双线并行的方法,成功组织当事人达成调解,妥善化解了一起标的额近4亿元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助力破解数十亿元级重大项目停工僵局。

2020年6月,成都某开发商将位于成都高新区的某生物医学项目工程发包给成都某建筑公司施工,工程造价近4亿元。施工期间,因该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未能按约向该建筑公司支付工程进度款,致使项目于2022年12月停工。停工导致该开发商无法及时办理预售许可证回款,双方债务危机进一步加剧。

因此,该建筑公司诉至成都高新法院,请求解除施工合同、要求该开发商支付工程款1.3亿余元并赔偿各类损失数千万元。同时,该建筑公司申请财产保全,查封了案涉项目土地使用权。该开发商不同意解除合同、不认可已完工程价款金额,并提起反诉,要求该建筑公司赔偿工期延误违约金近2000万元。

成都高新法院审理认为,生物医药产业是成都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该工程所涉项目系投资数十亿元的生物医学项目,对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新法院评估案件情况后认为,虽然该建筑公司依法享有合同解除权,但若直接判决解除合同,将进一步加剧相关企业破产及项目长期烂尾的风险,既不利于该建筑公司后续执行回款,也不利于产业发展。

此外,当事人对工程造价存在较大争议,若贸然启动司法鉴定程序,不仅会拉长审理周期,数百万元的鉴定成本也会加剧当事人的财务困境。

为了又快又好地化解纠纷,成都高新法院审理、调解两不误,前后组织当事人进行了十余次庭前会议、调查询问及对账,并要求双方专业造价人员到庭。在对账出现争议时,法官及时从法律方面分析双方的诉讼风险,进行争点协商,逐步将工程造价的争议范围缩小至400余万元。

经过十余轮调解工作,成都高新法院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了“合同继续履行+分期支付1.4亿元工程款及损失+解除土地查封”的调解协议,实现多方共赢。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