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剑在设备区进行检查
10月16日,重庆渝西山区的晨雾还未散尽,45岁的共产党员、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永川采输气作业区巡检工龚剑,踏着露水走进黄202H2页岩气平台。目光扫过压力表,指尖在冰冷的阀门上轻轻划过,这是他在巡护路上已重复上千次的动作。
谁能想到,如今在页岩气平台间“丈量”安全与产量的巡护班长,曾是员工眼中“混日子”的青年。
2001年,21岁的他穿上军装,在军营里锤炼出挺拔的身姿。2004年退伍成为采气工,日复一日地重复工作磨平了他的棱角。“前几年确实浑浑噩噩,觉得把眼前的活干完就行,没什么追求。”回忆那段时光,语气里带着自嘲。
2014年,他报名去了新疆塔3联净化工作。戈壁滩的风沙中,看着同事为每方气的净化质量争分夺秒,心中的“惰性”被一点点磨灭。在塔3联,他明白了再平凡的岗位,也藏着千钧责任。2015年底回到作业区,他像变了个人。班长推荐他到维修班学仪表工,跟着师傅爬管廊、拆仪表、校参数。师傅教的时候,他就拿着笔记本蹲在设备旁,连螺丝的型号都不敢漏。别人练一遍的操作,他偷偷练到深夜,半年后就能单独顶岗。
2022年8月,黄202中心站竞聘巡护班长,他提出应急响应从90分钟缩至15分钟的“近距离响应”方案打动评委。
3个月后,由他任班长的来苏巡护组成立,成了页岩气平台的“贴身保镖”。“夏天打雷停电是常事,平台停电1小时,仪表风压力就会耗尽,若不及时关井就会超压。”他带着团队跑遍40多公里的盘山公路,笔记本记满各平台的距离、路况、设备参数。从戈壁风沙到巴渝群山,环境的变迁见证了他内心的蜕变。是一场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深刻觉醒,在责任的重担下渐渐淬炼成钢。
对工作的严谨更体现在他对同事的关怀。工人老韩的爱人因重病行动不便,他每天开车接送老韩上下班。交流中,感觉即将退休的老韩仍有强烈的工作热情,便主动耐心指导其提高业务技巧。在2024年工作评比中,老韩老树新花,荣获作业区“先进个人”称号。
“龚班长就像我们的‘家长’。”新员工小李说。一次,H5平台应急发电机突发故障,他连夜赶赴现场排查,和同事连夜更换配件。当晚9时35分发电机重新运转,大家才发现胳膊被蚊子咬得全是包。小李回忆道:“有次他休班,一天接12个工作电话,阿姨问他‘咋还有这么多事’,他笑着回答说‘妈,我是党员,现在不就是践行的时候吗’。”
在来苏巡护组的墙上,挂着一张页岩气平台分布图,上面用红笔圈出20多个重点监控点。龚剑常对着图琢磨:“这些点就像战场上的阵地,守好才能让气井安全产气。”不仅自己学,还带着团队学。他的笔记本里,除了设备参数,还多了页岩气智能化巡检的学习笔记。“现在平台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不学就要落伍。”他说。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他常把袁枚的这句诗挂在嘴边。说自己就像那不起眼的苔花,曾经在岗位上懈怠过,根扎进页岩气开发的土壤里才明白:每次应急处置的紧张、每回攻坚克难的突破、每份责任的坚守,都能够化作页岩气稳产上产的基石,托举起民生温暖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