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民工追回40万元血汗钱

受访单位供图
务工中遭遇欠薪,怎么办?请别着急,可申请法律援助帮忙维权。这不,曾某等13名农民工被拖欠40余万元工资,在乐山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下,终于被追回。
时间回到2024年,曾某等13名农民工在工地辛勤工作,完工后却迟迟未能拿到劳动报酬。多次协商未果,他们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与无助。一年来,讨薪的艰难成了压在他们心头的一块巨石。
今年8月,曾某等人怀揣着最后一线希望走进乐山市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了解情况后,该市法律援助中心迅速启动了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当天就指派擅长劳动争议案件的援助律师办理。
援助律师在耐心安抚受援人情绪的同时,迅速梳理案情,发现本案有三大难点:一是曾某等人缺乏规范的劳动合同,二是工资支付主体复杂,三是关键证据链薄弱。
为收集尽可能充分的证据,援助律师逐一核对曾某等人的工作时间、工种、欠薪金额,制作了《农民工工资欠款明细表》,并指导曾某等人与公司法定代表人沟通,固定被欠薪的关键证据。同时,援助律师前往市场监管部门调取涉案公司的工商登记信息,明确适格的被告主体。
准备就绪后,援助律师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多次组织调解,援助律师一方面向该公司阐明拖欠工资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与曾某等人反复沟通确定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承办该案的法官也从法、理、情多角度释法,让被告了解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被列入失信名单对企业信用的严重影响。
在确凿的证据和法律责任的多重压力下,被告最终同意调解,并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分期支付协议。被拖欠一年、总额40余万元的工资,终于有了着落。曾某等人悬着的心也踏实了。前不久,曾某等人将一面写有“法援无私护正义情系百姓暖人心”的锦旗送到乐山市法律援助中心,以示感谢。
离婚探望纠纷终化解
10月27日,记者从省法律援助中心获悉,近日遂宁市法律援助中心一起因离婚后子女探望权引发的纠纷在法律援助的助力下成功化解。为表达感激之情,受援人罗某某特意前往法律援助中心赠送锦旗致谢工作人员的专业帮助。
时间回溯至2023年12月,罗某某与妻子彭某某因感情破裂办理离婚登记。双方约定,两个女儿的抚养权归罗某某所有,彭某某享有定期探望的权利。本以为离婚后能各自平静生活、共同守护孩子成长,然而现实却未能如预期般顺利。罗某某的父母因对前儿媳心存芥蒂,屡次在彭某某探望孩子时加以阻拦,导致彭某某多次满怀期待而来,却只能失望而归。
多次沟通无果后,为维护探望权,彭某某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而此时的罗某某正深陷经济困境,面对即将到来的诉讼程序,他既无力承担聘请律师的费用,也因缺乏法律知识而不知如何应对,一度陷入焦虑与无助之中。“一边是家庭矛盾,一边是经济压力,当时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回忆起当时的困境,罗某某仍感慨不已。
在一筹莫展之际,罗某某偶然了解到法律援助可以为经济困难的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向遂宁市法律援助中心提交了援助申请。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确认其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后,第一时间指派了经验丰富的援助律师为其提供帮助。
援助律师从化解家庭矛盾、保障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多次与罗某某、彭某某进行沟通交流。在沟通中,律师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与顾虑。罗某某担心自己经济条件有限,难以给两个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彭某某则希望能定期见到孩子,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同时,律师还积极与罗某某的父母沟通,向其讲解相关法律规定,引导老人理解探望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缓解双方之间的对立情绪。
在律师的不懈努力下,双方逐渐放下芥蒂,开始理性看待问题。经法院调解,达成“双方各抚养一名子女,各自承担所抚养子女的抚养费,且双方对未直接抚养的子女均享有探视权利”的调解方案。至此,这场探望权纠纷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