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里的无忧谷  资料图
    一阵清凉的风吹过岷江峡谷,吹皱了紫坪湖的碧水,风便成了秋风,水便成了秋水,山便成了秋山。
    岷江峡谷两岸就像不善饮酒的诗人,一口酒就会让白净的脸色转红,先是淡红,再从淡红到鲜红,直到深红。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写:“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尤其是岷江峡谷南面的无忧谷内,那一树树红叶,就像一支支红艳艳的火把,红得耀眼,红得妩媚,红得令人心醉神迷。
    秋风过后,恼人的蝉鸣一声弱过一声,渐渐归于沉寂;萤火虫也悄悄退到了夜的深处,不再骄傲地提着灯笼四处炫耀;就连平日里神气活现、专啃树干的天牛,也玩起了捉迷藏,不知躲去了哪里……万物仿佛都收起了耀眼的光芒,渐渐变得沉静而内敛。
    这一阵秋风,悄然跨过季节的界河,让热烈的夏天成为过往的故事,静美的秋天化作眼前的风景。站在明晃晃的秋阳下,无忧谷的山林、清泉与怪石沉默不语,仿佛一位天地间的智者,正等待着人们去探寻。
    秋风轻柔地拂过山岗与丛林,宛如几位女子在互诉积攒已久的体己话。说到欢欣处,便禁不住喜滋滋地笑出声来。那会心的笑声时而近在耳畔,时而滑向远方,为寂静的山林添上一抹别样的生气。那棵高高矗立的百年尾叶樱,静静注视着周遭的一切,正缓缓卸下一身重负,为抵御将至的冬寒积蓄力量。它将在秋冬的沉寂中酝酿,只为来年春天,以最美的姿态绽放。
    日暮时分,秋阳用尽力气撑开天幕,但终究斗不过黑夜的降临。鸟儿们纷纷归巢,叽叽喳喳闹个不停,既像在总结一天的工作,又像在预测明日的天气。入夜的秋风随着气温降低,变得更加阴冷了,仿佛在组织山石、草木和流水演习过冬的招式。 
    凌晨过后,紫坪湖上生出了层层薄雾。轻纱般的薄雾,慢慢地升腾起来,越过湖面,穿过花草和丛林,向更高的山峦爬升。薄雾越积越厚,越积越浓,凝结成晶莹的雨滴,簌簌地落在草丛、树梢和落叶上。当一轮红日从紫坪湖东边的山梁上喷薄而出的时候,浓雾渐渐隐退,无数颗晶莹的露珠从睡梦中醒来,发出亮晶晶的光芒。
    “最是一年秋好处。橘绿橙黄,半带金茎露。翠幕珠帘开紫府。五云深处台星聚。”元好问在《蝶恋花·最是一年秋好处》中将“橘绿橙黄”的斑斓秋色与“五云深处”的仙界意象交织,勾画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秋景图。
    秋天是最美好的季节,也是丰收的季节。看那身披黄色铠甲的银杏,脚下的泥地上,散布着一片片鸭脚一样的黄叶,还有为数不多的从枝头上掉下来的一粒粒金灿灿的果实。如果被游人踩中,便会发出啪的一声脆响。这些银杏果实,经过人工收集、清洗、晒干,便是做白果炖鸡的原料。
    盐肤木的叶子,也悄然变红了,结出的五倍子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止咳、止血、止泻、止汗和促进伤口愈合的奇效。热热闹闹的柿子树上,早早地挂起了红灯笼,仿佛在迎接一桩桩喜事。这鲜红的灯笼,甜蜜蜜的,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是大自然献给人类的礼物。板栗树也换上了浅黄色的新装,带刺的果实笑得咧开了嘴,露出几颗饱满的坚果……
    景区工作人员正全力以赴,为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提供周到服务。在国内最大的人工栽培高山杜鹃园中, 园丁们也丝毫没有停歇---他们清理枯枝、修整沟渠、保墒固土,精心为杜鹃的越冬做好准备。
    秋天的无忧谷是忙碌的,唯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闲散自在,独享着大自然的馈赠。这里的秋色是五彩斑斓的,仿佛大自然以无形的巧手,点染了每一寸山峦、每一汪清泉,令人沉醉流连。这里的秋意是神秘莫测的,蕴藏着不尽的欢乐与意趣,静候热爱自然的人们去探寻与品味。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我虽非诗人,写不出这般豪迈的诗句,却与刘禹锡一样,在此刻被激发了满腔的诗情与雄心。愿我也能在这人生的长河中,以冲天的干劲,耕耘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红叶林,让生命如秋日般绽放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