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守护劳动尊严的盾牌“鸡排哥”的“长红”智慧“骑手友好医院”为劳动者筑牢健康防线物业公共收益应该是本“明白账”求职隐性歧视:别让“平等就业”成空话打造更多“职教跟着企业走”的实践样本挥拍逐梦展锋芒 蓉城健儿耀资阳一场篮球赛 让他有了归属感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93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1-01

一场篮球赛 让他有了归属感

——记成都市职工代表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姜浩

赵海传实习记者张海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比赛中的姜浩 记者柯晓琳摄

金秋十月,广元澳源体育中心场馆内人声鼎沸。省首届职运会篮球比赛现场,运动员们挥汗如雨,为各自的团队激情拼搏着。

在成都市职工代表队中年组的阵容里,身着5号球衣的姜浩正奔跑赛场、精准投篮。他是一名普通的网约车驾驶员,几天前,他还手握方向盘,穿梭在成都的街头巷尾。

今年45岁的姜浩来自成都简阳,从事网约车行业已有6年。谈起自己的职业转型,这位中年男子的眼中闪过一丝无奈:“我以前上班的工厂,因为效益不好倒闭了,当时上有老下有小,压力确实很大。”

为了维持家庭生计,姜浩选择了网约车行业。从那时起,每天十几个小时坐在驾驶室里,成为他生活的常态。可无论工作多忙,姜浩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体育爱好---打篮球。

“我从读书时期就开始打球,一直坚持到现在。”说起篮球,姜浩很兴奋。然而,作为一名网约车驾驶员,这份热爱似乎只能藏在心底,工作时间不固定、收入与工作时长成正比,想要抽出时间打球,对姜浩来说是个奢侈的念想。

“在一次工会组织的篮球活动中,领导觉得我打球技术还不错,就邀请我代表成都参加这次省级比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姜浩的脸上浮现出难以掩饰的激动。

对于姜浩来说,这也是人生中第一次参加省级大型赛事。从驾驶室到省级赛场,这个跨越让他激动不已:“甭提多高兴了!”

然而,兴奋之余,备战过程中的困难也接踵而来。作为中年组运动员,身体的恢复速度远远赶不上训练强度。“训练时,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姜浩坦言,“但我还是坚持训练,不给队伍拖后腿。”

为了平衡工作与训练,姜浩必须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这样的日子虽然辛苦,但他从未想过放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了工会组织给予的关怀---从后勤保障到训练安排,从装备配备到营养补给,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工会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重视与关爱。

“通过这次工会组织的大型赛事,我作为网约车司机,心里面有了归属感。”姜浩的这句话道出了许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心声,“长期以来,我们这个群体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缺乏组织归属感。而工会的关注和支持,让我们找到了‘家’的感觉。”

在赛场边的休息区,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成都市职工代表队的队员们围坐在一起,讨论战术、相互鼓劲。此刻的姜浩,不再是那个孤独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司机,而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这种团队意识,也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工作态度。“参加这次比赛,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我会把这种精神带到工作中去。”姜浩说。

当比赛的哨声响起,姜浩重新投入战斗。球场上的他,步伐矫健,眼神坚定。当被问及对同行的建议时,姜浩认真地说:“我们网约车司机一坐就是一天,很多人说会患上各种职业病。但我觉得,爱好与职业其实不冲突,不要把‘忙’字当成借口,应该多抽时间锻炼身体。”

这场篮球比赛的意义,已超越其本身。它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融入职工大家庭的一个缩影,是工会组织关心关爱新兴职业群体的生动实践。

几天后,姜浩又将回到那个熟悉的驾驶室,继续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但不同的是,他的心中多了一份力量---来自工会组织的关怀,来自团队的支持,还有对未来的信心。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