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口头开除” 能否一走了之?成都高新法院“断案解民忧”“一站式”解纷 成都工会织密职工权益“防护网”警惕“过保”网络设备成境外间谍“帮凶”职工骑电动自行车发生单方交通事故,能否认定为工伤?一级至四级每人月伤残津贴增加94元广告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303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1-13

从对簿公堂到握手言和

成都高新法院“断案解民忧”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原被告达成协议后,吉林省某公司向法官赠送锦旗

本报讯(高法宣记者向晓文文/图)11月11日,成都高新区法院发布一起百日办案攻坚行动中的施工合同纠纷案。经法官协调,原告和被告达成调解协议,双方握手言和。为表达谢意,当事人吉林省某公司将一面印有“公正断案明是非 雷厉风行解民忧”的锦旗送到该法院民二庭谢纲法官团队。

据介绍,原告吉林省某公司与被告成都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原告诉称其于2023年4月10日承建某项目工艺配套设施安装工程,主张被告应向其给付工程款52万余元及利息。在初步了解案情后,承办法官谢纲理解远在千里之外的原告迫切回款的心情,高度重视该案办理。

面对原告虽催款未果,但后续仍有可能与被告继续合作的情况,承办法官意识到调解将是解决本案纠纷的最优解,于是致电原告安抚说:“您先别着急,我理解您的心情。稍后我会向被告核实情况,并尽快安排双方进行调解。”经过多次电话沟通,承办法官谢纲组织双方当面调解。

调解当天,谢纲充分听取双方的诉求和意见,分析争议焦点,并耐心释法析理。在法官的耐心引导下,当事双方经过多次对账,确定了工程总决算金额、已付金额、未付金额,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这场距离千里的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成都高新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法院将继续秉持“民生无小事”的宗旨,以更加高效、务实的措施回应群众关切和期待,持续加大调解工作力度,拓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渠道,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司法力量。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