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花开地心“听煤”汤中有家棚花山水间 冬日享静谧河曲牧歌广告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316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1-28

棚花山水间 冬日享静谧

邓明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棚花村风光  资料图

冬日周末,与朋友邀约前往绵竹市九龙镇棚花村观景游玩。

冬天的太阳最迷人,让人很珍惜这难得的温暖。行走在棚花村,一条条乡村景观路蜿蜒曲折,一幢幢乡村民居错落有致,往来游人穿梭其中,体验着自然悠闲的乡村生活。

棚花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良,空气清新,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村庄建筑风格统一、布局合理,充分融入了乡村旅游的元素,形成了错落有致、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美丽新村。农房采用传统川西民居风格建造,青砖黛瓦,四合院式结构古朴典雅。每户农房的墙面上都绘有色彩浓郁的年画,与四周的青山绿水相映成趣,处处皆景,令人耳目一新。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齐全,新建了文化活动广场、停车场和骑游道,让人不仅惊叹于这里的高“颜值”,更萌生了“想要在此长居”的向往。

信步走入村中一处民居,推开小院木门,一座中式民宿便展现眼前。这是一个集食宿与娱乐于一体的综合体,院内绿树青葱,亭台间茶香袅袅,石桥下流水潺潺,即便在冬日,也能感受到店家的融融暖意。步入一楼,进门是接待大厅,左侧为餐厅,餐桌摆放井然有序;右侧是客房,内部的配置与陈设则各有不同。

“冬天到我们这里来的客人也多,今天是周末,太阳也给力,餐桌、房间早就被预订一空了。”老板一边麻利地招呼着客人,一边热情地与我们攀谈。言谈间,我们能深深感受到他对发展民宿旅游这份事业的坚定信心。

他告诉我们,近年来,棚花村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基本完成全村土地流转,发展了猕猴桃、梨、枣及林下养殖等生态产业,改善了村民生活。村里还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以产业带动增收。目前,全村已有40多家特色农家乐,包括10多家正在打造的精品民宿。未来,这里将为游客呈现一个集游玩宜居于一体的乡村新面貌。

站在民宿三楼的观景台阳光棚下,倚窗而望,村中全景尽收眼底。远处的生机勃勃与院内的安逸宁静仅一窗之隔,让人瞬间体会到一种动与静共存的禅意。

望向对面,冬日里的龙门山峦起伏,层次格外分明。山色在暖阳下仿佛打翻的调色盘:红、黄、绿交织在一起,红中有黄,绿中藏黄,斑斓而温暖。山脚下,与平坝相接的坡地上,成片的梨树已叶落果尽,留下光秃的枝干,正默默积蓄着力量。

平坝之中,成行成列的猕猴桃园里,枝条交错,稀疏的几片叶子倔强地挂着,点缀出冬日的生机。最近的广场上,苍翠的松柏在阳光下泛着青灰的色调,于寒风里傲然挺立,为村庄平添一份坚毅。

走出民宿,久违的阳光洒满全身。信步来到广场边的休闲乐园,两只可爱的兔子雕塑以友好顽皮的姿态,迎接着每一位访客,传递出棚花村的质朴热情;静立水边的水车,则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这片土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顺着池塘边的石墩小道缓步前行,便来到了荷池观景亭。“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眼前的静谧让人不难想见这里夏日的繁华:曾经绿叶婀娜、红花如霞、绚丽多彩。虽岁月更替,繁华暂歇,但冬日的荷池却自成一种深沉的美。我忍不住拿起手机,将这几组残荷的静美韵致一一收藏。

漫步于荷塘边的小桥,桥下水流宁静,不复夏日的欢腾,却别有一番唯美与轻盈。这涓涓细流,恰如棚花村人日常生活中的那份闲适和从容,静静流淌出生活的底蕴。

棚花村的山,悠然旷远;棚花村的水,清澈灵秀。山水相依,造就了优美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旅游资源。这独具魅力的山村与散落其间的精品民宿,在时光的沉淀中,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流连驻足。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