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驰
欠薪维权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每到岁末年初,都是职工特别是农民工讨薪维权高发频发时段。毋庸置疑,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都采取了有力措施,多维发力、多管齐下根治“欠薪”,守护劳动者“钱袋子”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有一些个体劳动者“血汗钱”屡屡被拖欠,导致辛苦一年,“空手归家”甚至“无钱回家”。
这类群体往往有着文化水平较低,甚至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懂网络,法律维权意识淡薄,诉求表达能力不强等共性特征。这类群体大多从事重体力劳动,以农民工为主,与其他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劳动者群体相比,遭遇欠薪问题后也很难发声,引起社会关注,难免成为被“遗漏的群体”,也由此给一些“黑心”老板或商家带来可乘之机,让其心存幻想,一定程度助长了违法心态。因此,对于这类群体必须重点关注,使根治欠薪不留死角。
首先,要以“零容忍”的态度,迅猛出拳,快查快处。相关部门要主动出击,主动摸排,主动加大执法力度,对类似欠薪问题发现一起,快速处置一起。特别是对使用农民工较多的建筑行业等重点行业要高度关注,“地毯式”全面排查,确保“血汗钱”拿到手、能保障。
其次,欠薪维权通道要简便易行接地气。要心怀悲悯之心,坚持目光向下。要立足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设置简单实用的投诉和处置通道,并形成制度,长期稳定固定下来。比如一个简单易记、长期固定有效的投诉电话,不仅要建起来,还要用起来转起来,确保最弱势群体投诉要有“路”,一“投”就要灵。同时,处置程序、证据提供,要能简则简,能优最优,彻底消灭欠薪维权通道“最后一公里”难题。
再次,要开展分众化宣传。一方面,要广泛宣传,抢占舆论制高点,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保护劳动者工资权益的良好氛围,形成强大震慑。另一方面,要重点推进欠薪维权宣传进工地、进职工、进一线、进农村等重点部位和特定群体,做到深入人心,特别是要做到广大农村家喻户晓、人人知晓。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不留死角,不留漏洞,就一定能够更好地守护好广大职工的“钱袋子”,更好地实现人人都能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