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
近日,从鞍钢集团传来喜讯,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开展了第二批中央企业“大国工匠”培养支持计划评选工作,共有100名中央企业高技能人才入选,钢铁行业入选11名,鞍钢集团攀钢西昌钢钒炼铁厂焦化分厂设备点检组首席点检杨林就是其中一员。
1995年,杨林从攀钢技校分配到煤化工厂当了一名机修工人,他的师傅是厂里的状元和标兵。进厂的第一天,师傅就告诉他,当一名钢铁工人很累很苦,而当一名设备工人就更累更苦。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在省委党校学习了6年,先后获得经济管理大专和计算机应用与信息化管理本科学历。成为大家心中的“业务大咖”,并获得高级技师资格证书。
2010年,在新设备、新工艺的吸引下,他毅然选择来到西昌钢钒---攀钢二基地这片热土。有一次,SCP机前倾油缸偶尔出现能伸出、但收回不动作,当检查油缸或更换阀件,只要启动一次设备又恢复正常,一两个班后又会出现上述情况,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他和班组职工整整大半个月。一天晚上,他在迷迷糊糊睡觉的时候,突然想起油管可能有异物,造成了单方向堵塞现象,他怕忘了,就马上起身把自己的判断和处理措施记下来。第二天,他和同事一起分析,告诉操作司机,只要出现问题就不动油缸,马上通知我们到现场来处理。最后在快下班时,问题又出现了,他和工友马上按事先准备的方案进行排查,终于在管道的变径接头处找到了会造成单面堵塞液流的异物,设备恢复正常运行那一刻,他们充满了自豪感。
近年来,杨林和他的团队先后获得科技及创新项目奖10余项,6项鞍钢集团级;职工先进操作法6项,2项鞍钢集团级;QC成果10余项,2项国家级;国家授权专利技术65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另获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1项银奖,3项全国发明展银奖。
通过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及人才培养工作,2019年,杨林被四川省总工会授予“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个人也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同时获得高级工程师资格证书。
“各类设备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最大效益,达到或是超过设备运行周期,是全体点检员的共同心愿,哪怕个人苦点、累点,都是值得的。”面对笔者的采访,杨林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