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酸菜里的情意春风杨柳万千条春日絮语鸟语花香  和顺的沧桑和硝烟春来正是读书天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554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4-07

春风杨柳万千条

许永强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公认的《诗经》中最佳诗句之一。诗句出自《小雅·采薇》,描述戎卒返乡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杨柳”即为柳,柳叶狭长青绿、枝条长软下垂,亦名垂柳,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植物志》载:柳属在全世界有520多种,我国有257种,在各省区均有自然分布。“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说的是以柳树枝条扦插繁殖极易成活,插柳成荫可为藩篱。成语“折柳樊圃”就出自《齐风·东方未明》。宋太祖曾下诏在河堤栽种以加固堤防,隋炀帝也曾亲手在通济渠岸栽植柳树,并规定每年均要栽植柳树。白居易的“西自黄河东接淮,绿影一千五百里”,就是咏这件事。可见,古时人们栽植柳树有“拱卫居所”“巩固河堤”之意。除此之外,古代的军营也广植柳树。《战国策》载,楚国射手养由基刻苦练习,能“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这就是后来“百步穿杨”的故事。

无数文人墨客为柳树挥笔泼墨,把对柳树喜爱的情感揉进诗篇,形成了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东晋诗人陶渊明平生最喜植柳,在自家门前种了五棵柳树,并自称“五柳先生”;“柳痴”柳宗元,更是深得种柳之真谛,他在柳州刺史任上期间,独爱种植清秀的柳树,故有“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的说法;欧阳修也偏爱柳,他任扬州太守时曾挖坑种柳,并留诗“手栽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苏东坡更是爱柳如子,走到哪里就将柳树种到哪里。他任杭州太守时在西湖中筑堤栽柳,为后世留下了“苏堤春晓”的佳景。蒲松龄也在其故居临泉栽柳成荫,并自号“柳泉居士”。

“吹面不寒杨柳风”。柳是报春的使者,杜甫的“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则告知杨柳是春天气息的预报员。柳是美好的象征,柳叶初生,似睡眼刚展,称“柳眼”,李商隐有诗“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女子秀眉细长为柳叶,喻为“柳眉”,王衍诗有诗“柳眉桃脸不胜春”;女子身腰若柳条柔软,称“柳腰”,韩偓有诗“柳腰莲脸本忘情”;柳絮散落为絮棉,又称“柳绵”,晏殊有“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苏东坡有“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等诗句。晚唐诗人薛能认为柳树有轻柔庄重、易荣早成、柔中有刚、温和有情,赋诗“轻轻须重不须轻,众木难成独早成。柔性定胜刚性立,一枝还引万枝生。”在咏柳的诗词中,把柳树的柔美形象描绘得最真切动人的,要数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毛泽东的“春风杨柳万千条”,不仅描写了春天的自然景色,而且生动地表现了人民生活中的春天。

柳和春天总是联系在一起,古代很多春日的节令,都用柳枝来做点缀。古代寒食节、清明节,家家门前有插柳枝的风俗。到宋代时,这种习俗更盛,不仅门前插柳枝,而且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帽圈,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踏青游春。至今清明扫墓时,还有人把柳条插坟头上以示纪念。“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含有“愿春色长留人间,永葆青春”的意思,表现了人们珍惜春光的良好心愿。

“柳”谐音“留”,表示挽留惜别之意,古人于别离时,常折柳送别、折柳寄远。六朝无名氏所撰的《三辅黄图·桥》记述“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十里长堤,一步一柳,既蕴含对亲友的留恋之情,也寄托着希望亲友像柳枝一样生根发芽、随处成活的美好祝愿。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