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坐在会理古城里一家雅致小店,慢条斯理的品味这道神往已久的美食---“鸡火丝”。
其实,在一个小时之前,我在德昌已经吃了一碗稀饭和两个普格小笼包子,肚子还不太饿,便要了一碗小份。很快,我渴望已久的“鸡火丝”就端了上来:白里透红的高汤、红润的火腿丝、扁平的饵块、金黄的豆腐皮、白白的鸡肉丝……迅速夹一筷子送进嘴里,那个鲜,那个美呀……喝完碗里的最后一口汤,心满意足地走出小食店,此时我与鸡火丝的前缘时常浮现在了脑海里。
那是在四年前,我第一次去会理。行走在阳光照耀下的古城,心里暖暖的。古街两边,是一排典雅古朴的店铺,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走了没多久,我的目光就被一块写有“鸡火丝”几个大字的店铺招牌所吸引。
“鸡火丝”是什么美食哟?我这个“好吃嘴”搜肠刮肚地想象起来,很想进店去尝一尝“鸡火丝”,可惜,我们已经在城郊吃了会理特色的羊肉铜火锅。热气腾腾、麻辣爽口的羊肉铜火锅已经把肚子填得没有缝隙了。逛完老街往回走的时候,我还是情不自禁地走进了一家宾客满堂的“鸡火丝”店。一问,店里的“鸡火丝”已经卖完了,只能带着遗憾离开。
坐在车上,我仍念念不忘“鸡火丝”,立马在网上搜索起来:它是会理特有的美食,在其他地方很难吃到会理“鸡火丝”那种独特的味道。据说会理的“鸡火丝”源于云南的一种米制方便食品---饵块。
饵块传入会理之后,长期结合南北烹调风格加以不断发展改进,其烹饪方法已大大超越了原产地单调的烤、煮等吃法。“鸡火丝”正宗与否,关键就在这最后一勺高汤上。观其色,白里透红,尝其味,浓而不腻。有火腿香、鸡味鲜、骨髓浓,还有一股深沉厚重,说不清道不明的奇妙味道。
会理“鸡火丝”融川滇风味于一体,营养丰富,鲜美清爽,油而不腻,是一道久负盛名的地方特色小吃。它的汤底由鸡肉、火腿和筒子骨用温火慢慢熬制而成。试想煮好的米线或饵块浇上熬好的汤汁,再铺上用手细细撕成的公鸡肉细丝和上好的精瘦火腿肉切的细丝,再烫煮几片碧绿的蔬菜,有红有白,漂漂亮亮的堆满一大碗,香味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吃完了“鸡火丝”,漫步会理古城,与来来往往的行人“擦肩”而过,我不由得打了一个长长的饱嗝,满嘴馨香,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