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银杏不负秋母亲的桂花酒千年镇远历史的“装订线”三声“炮响” 一碗糍粑秋径  晚霞里的筑路工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716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10-27

从来银杏不负秋

何春奎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一种熟悉的酸腥味袭来,掉落地面的银杏果被踩得汁水四溅。这种视觉与嗅觉的记忆,让我不再掩鼻而过,而是直面这酸中带臭、臭中夹酸的味道。抬眼望去,夏日里绿油油的叶片,果然透出些许不经意的雅黄,有的泛起黄边向叶柄延伸,有的打着底黄慢慢浓稠。昨夜,馥郁的桂花香传遍大街小巷。银杏,你向来未曾辜负每一次秋天的等待。

单位门口对称移栽着两棵银杏树,虽不繁茂,但胜在高大挺拔。每年金黄的叶子挂满枝头的时候,是它最美的妆容。莲湖公园东岸那片银杏林,小而密的叶片掩不了堆叠的金黄,给盈湖秋波披上了一方耀眼的黄丝巾,银杏就是秋日里最亮的那抹天际线。

每次上班,都要途经一片由数十棵银杏树组成的景观林,我听过春风唤醒枝条上的新芽,绽放出一抹鹅黄的嫩绿;看过夏阳把膨胀的叶绿素泼洒得厚实且均匀,就连叶间窜出的串串青果,都绿得泛出春水。我想,这是银杏叶在努力啊,拼命蓄积深沉而纯粹的碧绿,为的是在短暂而美好的秋日里,释放出坦荡又生动的金黄。

还记得十多年前所增长的一个见识。当时一大早赶去单位,还未跨进院门,就闻见了一股酸臭的味道。几名妇女用竹竿敲落树上的圆果,然后蹲身埋头,争抢着捡进各自的口袋里。一番好奇询问后我才明白,市面上售卖的白果竟然藏身在此。为此,我还专门去网络上查了一下,银杏药食同源,受到世人青睐,是馈赠佳品。宋朝诗人张商英诗曰:“鸭脚半熟色犹青,纱囊驰寄江陵城。”欧阳修在收到诗友梅尧臣寄赠的银杏果后,赞叹道:“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这里所说的“鸭脚”就是银杏果,因树叶似鸭掌状而得名,作为朝廷贡品后改称“银杏”。

刚进中师,我们班就迎来了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的几位实习老师,实习老师大不了我们几岁,但内心涌动着一腔炽热的教育情怀,像大姐姐一样指引教导我们,争取学校包车组织我们参观现在北湖校区的生物标本馆。我们由此有了生平第一次大学游历。

站立在校园高大的银杏树下,张开双臂,仰望金黄的树叶飘然翻飞,兴奋与好奇溢于形色。我们采集银杏叶浸泡在高锰酸钾溶液里,待叶肉脱尽后取出,夹在厚厚的汉语词典里作书签。与大多数网状闭环的树叶不同,银杏从叶端方向伸出无数平行经脉向远方蔓延,我有时在想,银杏的金黄是否源自这不一般的经脉走向。三十余年间,一翻开这本泛黄的词典,就会看见那片殷红的印迹,想起那些早已桃李满天下的大姐姐。

没有银杏金黄的铺垫,秋天不能说是成熟的,银杏就像是时光积淀的颜料,每放逐一枚银杏叶,秋日就多了一抹韵味。待那抹金黄挂满枝头的时候,我们便可以真正体会到“满园银杏落秋风”的意境。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