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外婆就已经整整九十四岁了。
她将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不知看惯了多少春花秋月,经历了多少风雨兼程,身体依然硬朗得很,只是有点高血压,一般都没吃药。
外婆一个人走起路来不用拄拐杖,上下楼梯根本用不着扶扶手,跟年轻人似的。可能有人要问,这老太太究竟是吃了什么保健品,才能有这样的精神头?其实不然,她就一天三顿家常便饭,没有吃过任何滋补品,饭量适中,不因饭好而多食,也不因饭差而少食,只要吃饱就行。
外婆的记忆力也出奇得好,有时还翻出我们小时候的调皮捣蛋事情来,弄得我们都不好意思。听听也无妨,就当回忆回忆童年乐事。
从前,家里每天的卫生打扫,做饭洗碗洗衣,喂猪喂鸡,凡是家务活,都是外婆一个人打理,外公当然就在外头忙碌,做一些需要体力的农活。外婆有一个习惯,就是做事很讲究。每天收来的全家衣物,虽然很多,她还得一件一件地叠好,整整齐齐地放在那种老式的略显笨重的木制衣柜里,分别放在六个子女各自所属的柜格中。其他的物品也是在哪儿拿的,用完后又放回哪儿去,井然有序,绝不会乱摆乱放,她的这个习惯对我们孙辈影响都不小。
她算不上真正上过学堂,只是读过几天私塾。可很多字她认得,在她脑海中也有许多的故事。小时候,她就给我们讲过像牛郎织女的故事、精卫填海的故事,很多很多,许多做人的道理就是从这些故事中学来的。这些故事,听得我们如痴如醉,有如置身故事之境。这些年,外婆年岁已高,眼睛也不太好使,多数时间就看看电视,打发时间。
当然,生活对每一个人来说,并非一帆风顺。在外婆的经历中,也有许多的刻骨铭心。
很多年前,外公得了脑溢血,摔了一跤,导致半身不遂,需要外婆长期照顾,为其翻身,以免长褥疮;还要经常擦拭全身,保持清洁……冬天的一阵寒风过后,外公就这样匆匆离开了我们。外婆不见哭过,但眼里噙着泪花。一个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的知心爱人,就这样去了,那种痛只有她清楚。在这种状态中,外婆还是坚毅地挺了过来。
外婆艰难的人生跋涉徐徐展开,虽说不上波澜壮阔,但也无比丰富,足以留给我们这些后辈以不竭的人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