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探矿者” 故乡,那口远去的老井瓦岩村采风应如铜钱草 时时生欢喜夫妻之间廊桥霓虹迈过浮华与喧嚣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746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12-01

瓦岩村采风

刘春霞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冬日的越西已有凉意,巍巍的大山披上了苍黄的外衣。在苍茫绵延的大凉山脉之颠,耸立着终年积雪的阳糯雪山,雪山下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瓦岩村。

瓦岩村,位于越西县西北部板桥镇。我们的车在平整的乡村水泥公路上行驶,离瓦岩村越来越近,已经能望见雪山下的青瓦白墙,羊在坡地上咩咩地叫着,马悠闲地走着。空气中一股清凉的味道,我感觉到了雪山的味道,高原草甸上植被的味道。这一切在高原色的衬托下,美得令人心动。

身着彝族服饰的人们在田里忙碌着,此时,一个爽朗的声音突然响起:“田里是丰收后的烟草桩子!”扭头一看,原来是村支部书记杨坤。他是省作协派驻瓦岩村的第一书记,虽然才上任两个月,但已经把这里的山水风物都摸透了。他热情地向我们介绍道:“烟草是我们的主要支柱产业,有3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日照时间长,阳光充沛,病虫害也少,烟草种植有先天优势。近几年更运用了现代化的农业管理、土地整合、规模化种植,使得烟草逐年增产,大家的收入在不断增加……”滔滔不绝间,这次采风团的领队、省作协社联处处长杨军突然兴奋地指着旁边的花椒基地说:“里面有套种的万寿菊,我们牵头弄的!”原来,这个基地里的万寿菊是去年在省作协社联处牵头下,四川省散文学会、散文诗学会、青少年作协共同捐款买的种子,面积有100多亩,今年大丰收,产值达20多万元。说起瓦岩村这几年的发展,两人越来越兴奋,一口一个“我们瓦岩村”。他们的话热乎乎的,充满了激情与希望。

接着,我们来到了村里书香瓦岩学堂。白墙上密密麻麻挂满了书画名家们捐赠的作品。据杨坤介绍,学堂是上一任省作协驻村书记、彝族青年女作家沙马石古向相关部门申请资金,将闲置的村级活动场所升级打造而成,并开设了书法绘画课堂。她意识到要想长远发展,除了打造产业,更要学习文化。产业塑形、文化塑魂。

村里还有越西文化馆板桥镇瓦岩村服务点,其实是个小型图书馆,满墙的图书散发出一股浓厚的书香味。这里的图书是省作协通过各种办法募捐得来,近9000册,另外村里幼儿园还有500册儿童读物。

为了助力构建乡风文明综合评价体系,四川省作协女作家罗薇把自己在文学大奖赛所获得的奖金捐赠给瓦岩村的乡亲,在省作协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创立了这个不收钱的新风超市。把新风积分制和乡村治理工作结合起来。这些年来,村民通过新风超市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人人爱环境、讲卫生,齐抓共管乡风文明。

杨坤书记和杨军处长一路斗志昂扬,对瓦岩村的诸多产业、党建工作、未来规划等如数家珍,我们也兴致勃勃,不觉夜幕降临。杨坤书记依然抓紧最后的时光,带我们去村里的养牛场。在这个偏远的彝族古村,我们看到了现代化养牛棚、专业养牛设备。健壮漂亮的牛正在进食。我仿佛看到了生态牛肉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群众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