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故事父亲的小鱼儿深冬时节话腊八母亲的“慢”哲学红红火火走进川纤厂(外一首)唇齿留香的蹄花汤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786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1-19

深冬时节话腊八

邓训晶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腊八粥 资料图

一个转身,深冬来临,但我的小城无雪,老天吝啬的连一片雪花都没有。95岁的妈妈眯缝着那双曾经水灵灵的眼睛,梦呓般地念叨着:“腊八又到了,该熬腊八粥了。”妈妈是在提醒我们。

妈妈是不是又想起了熬腊八粥的往事?我们小时候,她每年都要熬腊八粥给我们吃。数九寒天,喝上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从里到外都暖和了,那种幸福感,现在想起来依然回味悠长。

从前,会过日子的妈妈,每年总会想方设法地熬一点给我们吃,虽然那谈不上是真正的腊八粥。里面只有几颗麦子、黄豆、高粱、玉米,这些都是农民收割以后,我们街上的小伙伴去地里捡一些遗漏的粮食。偶尔捡到几穗遗漏的麦子、几颗豆荚都如获至宝,拿回去妈妈会细心地晾晒收藏,等到腊八好熬粥。平时父母见缝插针地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上一点蔬菜。腊八那天,东西太少,妈妈就去菜地里找些蔬菜回来,切碎后凑合着熬一锅“腊八粥”。与其说是粥,不如说是汤,清可照人,但还是馋得我们围着灶头转。

熬好后,妈妈会先舀上一碗,叫姐姐给隔壁许婆婆端过去。许婆婆的儿子儿媳都早逝,留下一个孩子,祖孙俩的日子过得很艰难。我的父母常常尽力而为帮助她,我们家吃什么都少不了许婆婆祖孙俩。

然后父母都说他们不爱吃,我们几兄妹一个半碗,“哧溜哧溜”的几口喝完,砸吧着嘴巴,回味无穷。

我们家年年就这样熬着腊八粥,我们也慢慢长大了。后来,我和妹妹下乡当了知青,农村各种豆类都有,妈妈的腊八粥内容也变得丰富起来。腊八粥里有了足够的豆类,加上糯米熬得稠稠的,再放上一些白糖,口感非常好。腊八一大早,当我们还赖在温暖的被窝里的时候,妈妈就已经起来熬腊八粥了。等到我们起床后,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就摆在桌上了。妈妈催促我们快吃,吃完好去干活,一天都是暖洋洋的。

后来,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不知不觉熬腊八粥的东西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这时妈妈更熬得欢天喜地。头一天晚上,妈妈就会将黄豆、绿豆、豌豆、红豆、芸豆;大米、小米、高粱米、黑米、薏仁米;红枣、花生、莲子、枸杞、白果、核桃仁、葡萄干等分门别类泡上。还是老习惯,一大早就起来熬煮。大火煮开之后,那些豆类在锅中跳跃,沸腾着。小火再熬上两个小时后,那些豆类杂粮熬得珠圆玉润,在稠液里晶莹剔透,十分诱人。舀上一碗,细细闻,慢慢品,再回味,口中弥漫着馥郁的香味,和着那甜丝丝的味道,真是舌尖上的美食。这时的腊八粥已经不仅仅是时令美食,更是一道养生佳品,特别适合数九寒天吃,可以养胃健脾。

如今,妈妈老了,就吩咐我们熬。有时候我们嫌麻烦,她就会生气。上了年纪的妈妈说她像小孩一样就馋这一口,其实她不是馋,是对逝去的岁月的怀念。透过袅袅的热气,她会想起那些年的人和事。后来我们慢慢理解了妈妈,那是她一辈子的念想,她已经把熬腊八粥封存在了自己的记忆里,深藏在每个寒冬时节。所以只要妈妈喜欢,我们就会听话去熬。妈妈喝着热乎乎的腊八粥常常感叹:“现在的日子真好啊,如今的腊八粥和过去相比简真是天壤之别,我们的国家富强了,老百姓的生活也更好了!

“腊鼓鸣,春草生”,过了腊八即将迎来新的一年,春天就不远了。愿岁月静好,山河安恙。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