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声音文脉源长哨楼村夏夜随想我自豪,我是攀煤人难忘画本情秀色都江堰凉面配稀饭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920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7-12

文脉源长哨楼村

罗鸿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哨楼村风光 资料图

车子穿过蒙蒙雨雾,一路向东南疾驰,平畴沃野渐渐被抛之身后,紫色的丘陵在淡墨的写意画中时隐时现,去往哨楼村的路上,大片大片的枇杷树扑面而来,一条蜿蜒蛇形的水泥路将我带往绵延不断的山坳里。

哨楼村和广袤土地上千万个村子一样,有农田、庄稼、树林和朴实厚道的村民,但我确信,因它那厚重的历史、耕读传家的好风气,它将是一个独特的地方。

一个占地面积十来平方公里的村子,自明朝以来却走出过进士、举人、贡生、秀才350余名,不得不令人惊叹和好奇。

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25岁的李春旺参加会试,一举金榜题名,成为哨楼村的第一位进士。他勤政爱民,一生担任过许多重要官职。据《仁寿县志》记载,李春旺归乡后,十分重视教育,亲自在县城兴办的黉门书馆,成为全县第一个私塾。自此,这个看似僻远的小村里,名门望族乃至一般文人学子,勤学诗书蔚然成风。

不知此时我们走过的路,是否也是李春旺曾走过的路?彼时,他察看乡情造福乡里,一定走遍了每个山坡,他的鞋上一定沾满过这紫色的泥土。村人们亲切地唤他“阳俶先生”,和他谈论粮食的收成,交流关于子孙的教育问题。

群山环绕,哨楼村静谧、安宁,雨水的滋养又使整个村庄显得润泽、清明。我从未到过这里,在蒙蒙烟雨中打量着它时,却又仿佛早就见过它。或者,它和我想象中的模样是一致的,这也是理想的村庄的模样。这样的村庄里看得见炊烟、乡愁、家风,还能时刻感受到祖先对子孙的教化和期望。

明末的那轮红日沉入漫漫长夜,此后的几百年光阴里,李氏家族、辜氏家族、张氏家族、鄢氏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耕读传家的祖训,也没忘记像阳俶先生一样重视对子侄和孙辈的教育。因这良好的学习风气,哨楼村乃至整个仁寿县,一直因人才辈出而闻名。两百年后,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仁寿张家桥还兴办了免费官学,仁寿各村的幼童都能在本村或邻村就近选择私塾上学,哨楼村的私塾更有本村科举落第的生员回来任教。从村民的院落到宗祠寺庙,到处一片书声琅琅。

村史馆里,我还看到这样一些介绍:有举人杨道南、村人辜增荥及辜、李两姓读书成长致力于家乡教育管理的人物。我久久地伫立在那里,被眼前的文字深深触动。在哨楼村,如果哪家有个成绩好的孩子,一定能得到所有人的喜爱。这里的人们并不羡慕财富,更多的是尊重知识。

雨还在下,雨水像甘露一样滋润着大地。蒙蒙的烟雨中,我仿佛看到地里的蔬菜正扩展着饱满的绿,花椒树抽出了嫩芽,柑橘的花朵散发着浓郁的芳香……它们和池塘、田野、屋舍一样,生生不息地装点着哨楼村,一同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合奏出一曲令人沸腾的乐章。

而此时,一缕清风拂过,身后好似传来阵阵琅琅书声,久久萦绕在哨楼村的山冈。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