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滋味 巴国迷踪一窗明月半床书护菜记塔影河声开州大混蒸一坛米酒的诉说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018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11-15

巴国迷踪

蔡虹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罗家坝遗址博物馆 资料图

2024年国庆后的第3天,我们去了宣汉。一位朋友曾经提起过,说宣汉罗家坝有个博物馆值得看。

我们坐了两个小时的动车才到达四川东部的达州,从达州高铁站驱车33公里才到宣汉县城。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宣汉有些远,在四川的最东边,夹在渝川陕鄂的接合部,是达州的卫星城市,一个窝在雄奇险峻的大巴山山里的城市。

宣汉虽然地处雄奇险峻的大巴山麓米仓山,但以低山和低中山为主,历史悠久。到宣汉的第二天,我们从县城驱车5公里来到了位于宣汉县普光镇进化社区的罗家坝。

我们一行五人走进了遗址博物馆。直到进了博物馆,我才被惊住了,这个在田坝里花了2亿元打造的博物馆前卫新颖不用说,光是展出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等各类精美文物就达500余件,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其中的大型青铜礼器、青铜兵器、彩绘陶器和巴人印章等200多件珍贵文物更是令人叫绝。博物馆的陈列以“西南有巴国”为主题,分“揭秘罗家坝”专题,呈现罗家坝遗址承载的巴文化;“寻踪觅巴国”主题,还原巴国的源流、演变、发展和传承等情况。

我们身处在灯光璀璨的博物馆一众文物之中,仿佛穿越回到了巴国。

历史的烟云氤氲着那些精美的青铜器,它们散发出神秘的光芒,上面的纹路仿佛是巴人在诉说着他们精彩的故事;陶器则质朴而醇厚,如巴人一般,历经岁月沉淀,依然散发着独特厚道的魅力;那些精美的巴人曾经使用过的鍪、釜、洗、钺、剑等,上面的老虎头栩栩如生。每一件文物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星辰,汇聚成了这片遗址的浩瀚星海,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想不到,就在刚才汽车经过的进化村阡陌纵横的田园里,湍急的河流旁,远处绿色的山峦围住的这一片土地上,就在我的脚下,这里曾经是一个了不起的巴人王国。岁月在这里特意留存了一方神秘的领域,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往昔巴国的故事。

在这片遗址上,时光隧道仿佛在脚下开启。古老的文物,穿越时空而来,让游人在时光的长河中徘徊,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奇妙之旅。

我们的眼前就出现了罗家坝遗址博物馆的三件镇馆之宝:

水陆攻战纹铜豆。直口微敛,弧腹,喇叭形圈足,圈足下端内折。盖和豆上布满了用铅类矿物质错成的图案,纹饰丰富。上面装饰有水战、陆战、宴乐、采桑等栩栩如生的场景。再现了古代巴人的生产、生活和战斗场面。

狩猎纹铜壶。长方唇、敞口,长颈、溜肩,鼓腹略垂、圈足。肩部两侧贴附兽首衔环,环上饰有卷云纹,颈部饰有垂叶纹,垂叶纹中饰有两背向的兽纹,还有飞鸟衔蛇图案。铜壶腹部上、下各饰有四组相同纹饰,中间用花卉纹和棱形纹隔开。腹上部铸刻有奔兽、鹿和人组成的狩猎纹图像,下部亦有类似的奔兽、鹿和人组成的狩猎纹,其中中间一人左手持矛、右手持戈,作追砍奔兽状,展现了古代狩猎的场景。

铜印章。圆形,桥形钮,阳文,印面由星、月、山等巴蜀符号构成,下面有一个太阳状的文字,是目前发现巴蜀印章中符号图案最为丰富的一枚。

徜徉在巴文化专题博物馆内,我见到的不仅仅是巴人的遗迹文物,仿佛触摸到巴人历史的脉搏,感受到巴人古老文明的魅力,巴人文化的独特风采荡漾在博物馆内,撩人心弦。古代巴人们灿烂的文化,强悍的生命力已经融合进我们华夏民族的血液之中了,宣汉罗家坝遗址博物馆便是生生不息的象征。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