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四川在线消息(记者江芸涵)1月下旬,《四川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布。新高考后录取批次如何设置?志愿填报和以往有哪些不同?投档划线又该如何进行?针对考生和家长关心的这些热点问题,2月5日,四川省招生考试指导中心总编辑李振东对《方案》进行了解读。
考试时间增至3天,采用选考和等级赋分。我省2025年高考时间安排在6月7日-9日,考试时间增加至3天。其中,语文科目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外语(含听力)科目考试时长为120分钟;选择考各科目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
考生高考文化成绩由3门全国统考科目(含语文、数学、外语)成绩和3门选择考科目(含1门首选科目、2门再选科目)成绩组成,满分750分。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5门科目以原始成绩呈现;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以等级转换赋分后的等级分呈现。
高考文化成绩分数段统计表如何呈现?按照考生首选科目, 分物理类、历史类呈现高考文化成绩“一分一段”统计表,并向社会公布。
普通类录取合并本科批次,不再区分一本二本 《方案》明确,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分为本科、高职(专科)两个阶段,按类别(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分批次进行。普通类设置本科提前批次、本科批次、高职(专科)提前批次和高职(专科)批次4个批次,按顺序依次录取。其中,本科提前批次、本科批次分别划分为A段和B段。 李振东说:“新高考将原普通类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合并为普通类本科批次,也就是说,普通类本科不再有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之别。”
为什么要合并批次?《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合并本科批次,体现了国家改革的总体方向,能够更好满足高校、考生及社会发展需要。
普通类合并本科批次并分段带来了哪些变化?
一是原来在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之间单列录取的乡村振兴专项、地方优师专项、省级公费师范生提前至本科提前批次B段;二是部委属和外省属高校少数民族预科以前安排在本科一批录取之后投档,现在合并在本科批次B段,与该批次其他招生同时投档录取;三是以前在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中分别投档录取的高水平运动队,合并在本科批次的“A段后、B段前”的高水平运动队中,同时投档录取。 对于批次分段以及在分段中更为细化的设置,该如何理解?李振东说:“设置的标准不是录取分数,而是高校(专业)的招生特点。”
分段有什么利好?李振东谈道:批次分段后,考生在满足报考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分别填报A段和B段的志愿,扩大了选择的范围、增加了录取的几率、降低滑档风险。同时,也为考生提供更为清晰的选择,帮助他们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填报志愿。如一个考生通过了某高校综合评价招生考核,同时对师范高校(专业)也感兴趣,那么该考生在提前批既可以填报A段中的高校综合评价招生高校(专业),也可以继续填报B段中的国家公费师范生、国家优师专项的招生高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