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广大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在他们中间,一批怀揣文学梦想、有志于文学创作的劳动者,一面架桥开路,一面笔下生花,用热情与细腻书写工作经历和生活姿态。从即日起,本报四版特开设“基层百态”栏目,讲述身边故事、传递职工心声、展现一线风采。
斗转星移,专科三年的学习生涯临近尾声。通过应聘,我从彩云之南来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的万控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实习工人。
这是一家集电气设备和通讯设备等研发、制造、加工和安装的公司,我的工作岗位是高压钣金数冲操作工,主要负责加工、打磨和转运板材以及对机床的保养和维护。
伴随着清晨的太阳升起,实习生的一天开始了。
机床的轰鸣声穿过耳罩进入耳中,使人精神振奋。我对这里的一切都颇感新奇。班组长将我带到一位师傅面前,让我跟着他学习基本操作。在师傅的指导下,我仔细阅读流程卡、排程表,对自己一天的工作进行了大致了解:主要是检查模具,调出程序,调节机床夹钳,放上板材,再根据板材大小和材质,按照成品需求,分别进行加工处理。最后,我们需要将成品分门别类贴上标签,送到转运车上,运至对应的位置,并将夹有流程卡且未处理过的板材推至机床。这样周而复始,不断重复。
中午12时许,到了午餐时间。午餐有时间限制,12时50分左右,食堂便停止营业。工友们排着长队打饭,快速地吃完。
午餐后,回到宿舍短暂休息。下午1时20分,继续打卡工作。刚开始,我们要对模具进行全方位检查,查看润滑装置中润滑油的存量,以保证机床运转中的供给。同时还要对工作环境进行清理,以便后续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和上午相比,下午的劳动强度相对较大,需要一个小组十来人配合操作。我和工友们将数控冲床加工出来的物件转运至折弯区,进行二次加工。在二次加工的同时,还要关注剪板区是否投入了需要加工的新物料。此刻,大家必须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每个人既有分工又要合作。这一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延误,都将影响后续一系列流程的正常运转,还好我这个新手没有拖大家的后腿。
下午5时15分,晚餐时间到了。师傅们关掉机器,摘下头盔,走向食堂。这一工种属体力劳作,消耗大,辛苦了一下午的我们早已饥肠辘辘。伙食方面,公司有一定补贴,荤菜价格在1.5元至4元之间,素菜平均5角一份。
晚餐到夜班开始,时间间隔较短,我们争分夺秒地吃完饭又回到了机床前,例行检查后开机工作。若需加班,具体时长则以班组长通知为准。
夜班收工前,大家填写好交接班报表,打扫卫生……一天的工作,到此才算结束。
一整天劳作下来,师傅们都很疲惫。年轻一点的回到宿舍,会选择玩游戏放松身心;年纪稍大成了家的,则更加十分珍惜这可贵的时光,他们大多选择赶回去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我们的宿舍区设有家属房,工人师傅和妻儿老小一起居住,其乐融融。他们每天上班前,还会早早骑着电瓶车送孩子上学,然后返回单位工作,忙碌而充实。
通过实习生活,品尝个中甘苦,也使我体悟到了长辈赚钱养家的不易。未来在召唤,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工作,不断提升自我,磨砺出坚强的意志,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实习工人的一天,辛苦、劳累,但也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