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活动 受访单位供图
“有了工会帮忙,我们的欠薪终于拿到了!”4月15日,当农民工王某某谈起工会帮忙追薪的事情时,他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原来,2024年6月以来,筠连县某航道公司拖欠农民工王某某等人工资29.8万元。 闻讯后,宜宾筠连县总工会联合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项目行业主管部门启动联合行动。经多方共同努力,公司同意支付工人工资:今年2月30日支付部分农民工工资15万元,剩余14.8万元工资目前也已支付完毕。
这是宜宾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部门联动,多元解纷在基层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宜宾市总工会对职工反映强烈的欠薪、工伤、拖欠社保等普遍性问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受侵害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合力调解,协作处理65起案件,帮助689人追回薪资2298万余元,实现“小案有会商、大案有保障”的综合治理效果。
今年以来,宜宾市各级工会积极探索运用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制度,多部门联动,积极构建劳动法律监督新格局,化解劳动领域矛盾纠纷,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宜宾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万云江介绍说,宜宾市总工会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应急管理局等五部门建立“一函两书”权益保障联动机制,制发《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的实施方案》,提出8类共13项协同监督任务,明确监督、整改、追责各环节责任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市总还建立了“市、县(区)+企业”联动工作模式,落实“市、县(区)+企业”监督员工作职责,建立监督工作月报、季报年报制度,重大事项专报制度,多级联查交叉评估的评价机制。目前,该市已明确劳动法律监督员3359名,覆盖84%的监督组织。
联合检查,劳动法律监督取得新成效。“我们实行线上线下培训监督员,建立起了一支超2000名的监督员队伍,常年奔走在基层一线,一旦发现劳资纠纷,他们会在第一时间介入协调,让纠纷不出村(社区)、不出厂、不出园区。”万云江说,去年7月,宜宾市总工会、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应急管理局六家单位共同组建市级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各县(区)全覆盖组建,县以上组建率达100%。
全市各级工会开展常态监督检查,对各地各单位劳动合同订立、用工行为规范、工资支付保障等重点事项进行“诊断”,“个性化”出具“一函两书”,助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近三年,全市共发出“一函两书”423份,监督用人单位259家,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纠纷300余起。
数智保障,培育劳动法律监督新动能。去年以来,宜宾市总工会联合市委政法委等九部门,在线上建设全市统一数字化工作平台,在翠屏区、南溪区、叙州区、高县、珙县等5个县区同步推进联调中心阵地建设,分期分批扩展到全市,形成线上线下同步运行的联调联处联诉工作矩阵,运用数智化赋能,实现各类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
“我们制发《劳动领域信息员、法律援助工作者、劳动争议调解员、劳动关系协调员、劳动法律监督员等五支队伍融合发展的意见》,市县和重点企业明确专职人员,吸纳维权律师、信息员、调解员等充实力量,初步构建起一支覆盖全市的1600多人的专业队伍,从事前预警、事中咨询、事后处理等方面提升服务水平。”万云江欣慰地说,今后3年,每年预算不低于50万元,各县区预算20万元~30万元,专项用于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工作,为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提供坚实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