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与律师“硬核”解“薪”愁误点诈骗短信被盗刷 责任应当如何划分?公共安全岂容“以腿卡门”?写了承诺书,剩余工资拖着不给遇上这些纠纷咋办?省消委会律师为你出谋划策10年前劳资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现在还能重新起诉吗?“监管+服务” 靶向治理涉老保健品乱象成都郫都区总工会送法到基层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156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5-13

公共安全岂容“以腿卡门”?

资阳 李福金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近日,一则“以腿卡门”的网络视频引发社会热议。画面中,在高铁车门即将关闭之际,一名中年女子为等待同行人员,竟然不顾工作人员劝阻,强行将腿卡在车门与站台之间,致使车门反复开合、警报长鸣,直至同行者全部上车才松开。虽然该车次并未延误,但是该女子终因涉嫌“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被依法行政拘留。

高铁是兼具高科技含量和高安全等级的交通工具标杆,一次短暂的延误可能打乱整条铁路线的精密调度;一场突发的冲突,可能导致数百名乘客的行程混乱,更别说车辆设备损坏、社会信任受损等深远影响了。数据显示,我国高铁日均开行超过6000列,每一次异常停靠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直接影响本次列车的安全,间接影响铁路系统的效率,其风险代价难以估量。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非法拦截列车、扰乱运输秩序最高可处10日拘留并罚款2000元。从合肥“高铁扒门”当事人被罚,到此次深圳“以腿卡门”当事人被行拘,法律的利剑始终高悬。但现实中,仍有极个别胆大妄为者心存侥幸,选择以极端方式逼迫停车,这不仅是对自身生命的漠视,更是对其他乘客安全的侵害。

从见诸报端的典型案例到尚未曝光的潜在风险,本案件再次暴露出违法成本与行为危害的失衡。对此,要进一步细化法律界定,对危害公共交通安全行为实施更加严厉的刑事追责,进一步强化法律的威慑效应;要将频繁或者严重违规者纳入“交通失信黑名单”,限制其交通出行权益,让公共安全规则真正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压线。

在技术层面,公共交通工具可在车门加装智能报警装置、推广使用防夹功能,利用AI监控实时识别危险行为,压缩冒险行为的侥幸空间。在公众教育层面,媒体要解析公共安全事件惨痛教训,学校应将公共安全纳入必修课程,社区要组织公共安全应急演练,让“敬畏规则”成为社会共识。

从高铁车厢到城市交通, 从公共场馆到网络空间,唯有各方综合施策,方能构筑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安全防线,让文明出行成为每个人的自觉。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