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裂痕里寻找时光的密码撑起“半边天”的“铁娘子”们面团的故事正在发酵……穿梭于包裹间的“护薪人”深圳一门店招聘服务员,明确提出“本科学历以下勿扰”,你怎么看?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07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7-15

穿梭于包裹间的“护薪人”

——记内江市总工会社会工作者古利

实习记者刘佳怡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古利(右一)就快递员派费标准征求快递员意见 受访者供图

7月2日早上,内江市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声和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古利刚放下一个咨询快递员休假权益的电话,又拿起一份组织快递行业从业人员文体活动的方案草案细看。她齐肩的短发清爽利落,与人交谈时眼神专注,语调总是轻柔而耐心---这份温和的力量,让她在节奏快、压力大的快递行业里,成了大家信赖的“娘家人”。

今年40岁的古利,曾经在运输公司党群工作和工会工作上深耕多年。作为社区党员志愿者,她目睹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艰辛与坚韧。“那些日子,让我深深意识到,应该为劳动者做点实实在在的事。”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知内江市总工会正在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于是怀着一腔热忱报名参选,最终成为一名工会社会工作者。

不久,内江市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组建,古利被会员们推选为副主席。

身份的转变,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古利坦言:“但能真正走到职工中间,零距离倾听他们的心声,帮他们解决那些急难愁盼的问题,看到他们眉头舒展,这种价值感是无可替代的。”

记者翻开古利随身携带、已有些磨损的工作笔记本,发现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日程:周一到经开区网点指导“职工之家”建章立制,周二完善行业维权调解中心的运作细则,周三跟进四川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项互助保障参保计划,周四抽查行业集体工资协议的执行情况,周五总结本周、部署下周……维权调解、困难帮扶、活动组织,这些最能体现工会“温度”的工作,用去了她绝大部分精力。

全市46家快递企业,从业人员3400余人,分布于内江市的三县四区。薪资纠纷、社保缺失、休息休假难保障,是他们最常向古利倾诉的烦恼。

“快递企业多为小微企业,每增加1名员工缴纳社保,企业运营成本就将增加1万余元。”古利向记者分享了她亲历的社保难题。

了解到从业者的困境,古利立马带着行业工会联合会的伙伴们深入调研,摸清了快递企业复杂的用工形式:全日制员工只占56%,其余的是外包或小时工。抓住这个关键点,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与企业方展开一轮轮耐心细致的协商。办公室里,古利温言细语却立场坚定地解释政策、分析利弊。

最终,一个分类解决方案出炉:针对全日制员工,企业依法缴纳社保;针对劳务派遣员工,督促派遣公司参保;而流动性大的基层网点,则必须实现工伤保险全覆盖。“关键是要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政策才能真正落地生根,惠及每一位劳动者。”古利语气中带着欣慰。

组织活动也曾让她头疼。起初,通知发下去,能来七成人就不错,活动现场还有人埋头刷手机抢单。古利看在眼里,没有责备,而是细心了解原因:企业人手紧,一个萝卜一个坑,实在走不开;活动形式有时不够吸引人,大家觉得不如多跑几单实在。她柔声细语地与企业就工会活动的长远意义进行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协调活动时间避开业务高峰;同时,工联会绞尽脑汁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让技能竞赛更贴近实战,文体活动更有趣味性和互动感。渐渐地,局面打开了。现在,企业经常主动要求增加活动名额,“古主席搞的活动,有意思,不想错过”成了快递员们的口头禅。

6月,《内江市工会社会工作者管理细则》出台,古利第一时间仔细研读。“新政策给我们的职业发展撑了腰,剩下的,就是自己不断学习充电,更踏实地服务好每一个奔忙在路上的快递人。”她微笑着说,眼神里充满坚定。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