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总工会 李福金:
这种荒诞的学历崇拜,暴露了企业人才评价体系的深层谬误。用学历这把单一尺子丈量所有岗位,本质上是对服务本质的背离。
破解学历门槛困局,需要多方合力攻坚。企业应回归“服务为本”的初心,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对服务员考察服务意识与操作规范,对管理者考察团队管理与经营能力,并非运用学历设置身份壁垒。监管部门需完善反就业歧视制度设计,将“无合理理由的学历限制”纳入监管范畴,通过曝光典型案例引导企业科学选人。全社会要构建多元价值评价体系,让技能成才取代学历崇拜,让技能报国转化为奋斗动力。
这一现象反映出了部分企业对学历滤镜的路径依赖,也反映了公众对能力本位的强烈期待。在高质量发展的今天,餐饮行业最需要的不是学历证书,而是对火候的精准把控、对顾客的敏锐洞察、对职业的敬畏之心。能让顾客记住的,从来都是锅气的温度,而非学历的高度。
内江市资中县太平镇人民政府 汤飞:
笔者认为,该门店的做法值得商榷之处并非对“高”学历人才的“渴求”,而是以“勿扰”二字表达了对“本科学历以下”的群体的蔑视。
笔者并不反对对岗位设置一定的学历要求,也不反对高学历人才从事服务业,相反,那种认为“干服务业不需要学历”“学历不高的人就该干服务业”的观点才是对该群体、该行业的根深蒂固的歧视。事实上,不乏高学历人才主动扎根服务业,尽管他因学历和专业引发热议,但其成长及晋升跟学历并无必然联系,所依凭的是脚踏实地、勤奋钻研的品质与能力。换而言之,学历不等于能力,学历不是理所当然的“通行证”“护身符”,能力才是值得称道、保驾护航的“硬通货”。
因此,对岗位设置学历要求应从实际出发,从岗位需求和企业发展规划出发,而非用“一刀切”的方式不必要地抬高门槛,将真正优秀的人才拒之门外,更不能用“勿扰”这样的有明显轻蔑含义的词语。寻到与岗位适配、愿和企业同心同行的人才,比招到只有“高学历”一项优势的职工更重要。
乐山市沐川县委政法委 罗功臣:
服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沟通能力、服务意识等软性素质,学历不应成为硬性壁垒。以海底捞为例,其服务员多数为专科或高中学历,但通过系统培训,依然能提供媲美五星级酒店的服务体验,甚至创造出“生日庆生”“美甲服务”等特色服务,成为行业标杆。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学徒也多从高中毕业开始磨练技艺,最终成为顶尖匠人。
过度强调学历可能造成双重浪费:一方面企业错失潜在人才,另一方面加剧学历贬值。如一连锁咖啡店曾要求店员有本科文凭,结果大学生离职率反比职高生高出30%,最终调整了招聘策略。服务行业的黄金法则应是“适合即优秀”,而非“学历即优秀”。当下,企业更应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而非陷入学历竞赛的囚徒困境。
宜宾市筠连县总工会 曹力平:
要求服务员必须本科学历,就像给拖把装象牙柄---多余且不实用。
服务的核心是“恰到好处”:客人杯子空了及时添水,孩子打翻汤碗笑着收拾,这些靠的是察言观色的能力,而非学历证书。有餐饮老板吐槽,本科生常嫌“收盘子没技术含量”,反倒是职高毕业的姑娘能记住常客忌口,成了“活招牌”。 用学历卡人,本质是企业懒于判断真实能力。比起设计场景测试服务意识,划条学历线确实省力,却可能漏掉真心深耕服务业的人。当擦桌子都要拼文凭,不是学历升值,是招聘的尺子歪了。这种“学历内卷”更会搅乱价值坐标---若本科生只能端盘子,反而会加剧“读书无用”的焦虑。
招聘该回归本质:用技能清单替代学历红线,让每个岗位找到对的人,而非对的文凭。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遂宁工务段 樊渐诩:
这现象是就业市场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它既有利于门店提升服务质量,也为本科生提供了新的就业途径,更是社会就业观念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体现。
首先,对门店而言,在消费不断升级的时代,顾客对于服务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基本的端茶倒水,而是更加注重服务的专业性、个性化和文化内涵。本科学历的服务员往往具备更丰富的知识储备、更强的学习能力和更好的综合素质。
其次,对应聘的本科生来说则是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在传统观念中,本科生往往倾向于选择一些看似更加“高大上”的职业,而忽视了服务业等基层岗位。门店招聘本科服务员,为本科生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积累实践经验的平台。
最后,从社会就业市场的角度分析,这是就业观念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体现。过去,人们对于岗位存在明显的等级划分,认为高学历就应该对应高职位。但现在,这种观念正在逐渐被打破。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向高层次转变。这种转变有助于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沐川县委统战部 杨兴俊:
从法律层面看,企业设定学历门槛虽不触碰法律红线,却违背了职业公平的原则。众所周知,门店服务员,主要工作就是打扫卫生、接待顾客,这些活儿对学历真没啥硬性要求。试想,如果门店服务员岗位都要求本科,那大部分求职者会被直接挡在门外,哪里还有什么公平竞争的机会?
从社会层面看,这种招聘要求就像一把火,不仅加剧了学历焦虑,还造成了资源浪费。门店服务员岗位都要本科文凭,会迫使普通家庭的孩子也卷入“学历竞赛”。据相关就业调查显示,69.9%的人遭遇过学历歧视,招聘门店服务员设本科门槛,无疑会让这种偏见愈发“跑偏”,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
要打破“唯学历论”的怪圈,企业、求职者和社会都要行动起来。企业要回归职业本质,以能力而不是学历作为招聘的核心标准;求职者要树立自信心,挣脱学历标签的束缚;社会要完善反歧视法律法规,对过度学历要求进行规范。只有综合施策、多方发力,才能让就业市场逐步打破“唯学历论”怪圈,真正回归理性与公平,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