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棍球国手“锻造者”“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从企业家到乡村振兴“领路人”带领乡亲们走上“甜蜜路”空中舞蹈说说你对公职人员下班兼职送外卖的看法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37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8-19

从企业家到乡村振兴“领路人”

——记2025年四川省劳动模范万孝成

邹世进文/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万孝成近照

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十八湾村,提起村党支部书记万孝成,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位59岁的村干部用20年时间,将昔日落后的贫困村打造成拥有60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荣誉的示范村,今年5月,他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2001年,已在成都金融机具行业小有成就的万孝成,在入党志愿书上郑重写下承诺:“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们的使命!”两年后,面对家乡的贫困面貌,他毅然放弃公司总经理职位,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上任伊始,万孝成就带着村“两委”班子成员走村入户。“路烂、河淤、田旱”是村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没有资金,他四处联系建筑材料;缺乏人手,他带领党员干部起早贪黑。一个月后,当主要村道焕然一新时,村民们的信任也悄然建立---不仅主动上交农业税,更在次年的村党支部书记直选中全票支持他。

万孝成深谙“无产业不富民”的道理。他瞄准食用菌种植,成立合作社统一产销,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随着产业规模扩大,他又建立蔬菜基地进行深加工,吸引20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2009年,他创新提出“以路招商”策略。为引进泡菜企业,他承诺修建3公里产业路。面对迁坟等棘手问题,他夜访农户,与其促膝长谈:“老祖宗若在世,也会支持我们脱贫。”最终13家食品企业相继入驻,形成特色食用菌园区。

“产业红火不能掩盖村容落后”,万孝成带领党员从刘家大院开始整治,立下“我是党员我带头”的规矩。村民们在“比学赶超”中,将21个院落改造成微景观。他创新建立院落评比制度,让“早上扫把舞、晚上坝坝舞”成为新风尚。

通过盘活闲置资源,他引进“大绿自然学苑”“我的院子”等文旅项目,使十八湾村成为网红打卡地。省级非遗“小金龙”龙舞和《十八湾的传说》的挖掘,更让乡村文化焕发新生。

万孝成创立“老书记乡情话苑”调解纠纷,组建三支文艺队伍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在他的带领下,十八湾村实现了从“管理”到“治理”的跨越,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

从企业家到村干部,万孝成用20年践行了入党誓词。正如他常说的:“村民们盼的,就是我要干的。”这位“河湖卫士”“省优秀共产党员”用实干证明: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核心在人。如今,十八湾村的致富故事仍在续写,而万孝成的初心始终未改。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