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启新秋扁担弯成的脊梁月映鹤鸣山梨香满径渔歌唱晚夜行列车草龙舞我们的驻站日子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40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8-22

梨香满径

潘鸣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梨满枝头 资料图

吃水果,我向来对梨子情有独钟。这份偏爱,源自小时听过的一则故事---《孔融让梨》。东汉那位后来成为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孔融,四岁时为了两枚梨子的大小,与兄长争相谦让,被世人传为美谈。由此可见,梨子在一众水果里是卓尔不凡的,值得刮目相看。

植物常识告诉我,根据果肉特质,口感、香型、果状、起源地及其他特性划分,梨的品种极为丰富。我虽然爱梨,基于客观条件局限,不可能尽享世间美梨。能够吃到的,不外乎几种寻常品类:黄皮梨、青红梨、鹅白梨、鸭头梨、翠冠梨,多以本土为主,兼有外来品。其味或脆嫩多汁或甘甜化渣或清香溢口。这样的口福,已让我很知足。

盛夏一日,邀几位好友驾车出旌城向西北,驶入湔氐古镇盘山路,想寻一处幽凉地小憩避暑。车子缓缓斗折蛇行,目光扫视途经的农家乐。倏然,路边闪出一座幽竹环抱的小院,门槛边,一块支立的箱纸板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但见上面歪扭一行字:“柴火鸡,红白茶,现采鲜梨。”心中一动,车便吱的一声刹住。

一位腰系围裙的中年妇女闻声出门招呼:“来啦?稀客稀客,请进来歇脚乘凉。”笑容可掬,像是家中来了亲戚。我们被引领到院子中庭一架瓜棚下,就着几把竹椅,一方白瓷砖桌子围坐,无风,平地溢起一袭清凉。少顷,一壶煎熬好的红白茶提上来,每人冲一盅,明黄的茶汤馨香扑鼻。中年妇女摊开一张简单的菜谱,为我们推介:“柴火鸡用芋儿加扁豆木耳红烧,鸡是跑山鸡,你们人少,烧半只,再配三两个小炒就足够了。 ”

现采鲜梨,这一项没列在菜单上。我抬头询问,她嫣然一笑:“你们城里人,就是图稀奇,要得,跟我来吧。”边说边从屋檐边拎起一只竹篮,一柄梢头嵌钩镰的竹竿,带我们绕过堂屋,登上了院后坡地。

山坡上有一片老梨园,梨树都是老品种,树干粗壮斑驳,树冠枝叶茂密。枝叶间,熟透的梨子若隐若现,个个饱满圆润,青褐色的果皮上布满细密的斑点。这些梨子高挂枝头,站在树下即便踮起脚尖、伸长手臂,也够不着。

妇人扫了一眼我们,说道:“咱们还是安全为重,用钩镰吧。小心莫伤着枝干,那样会影响来年挂果。”交代完,她把钩镰递给我,下坡张罗柴火鸡去了。

我仰头瞄准枝上的梨子,举竿一点点凑近去。竹竿那一端,钩镰并不听使唤,晃晃悠悠,老是对不准梨柄与枝干那一隙结合点。倒腾了好一阵,终于钩住一颗,往下一顿,梨果沉沉坠下。

在一旁举着竹篮迎接落果的朋友,篮口却偏差半分,眼睁睁看着梨子砸在坡地上,磆碌磆碌滚下崖坎。如此这般,几个人手忙脚乱折腾了小半天,终于“自力更生”采摘了一竹篮鲜梨。个个汗流浃背,脖酸手软。先前预想的攀枝采果的浪漫诗意,在气喘吁吁中化为乌有。

川西农家,庭前屋后,总有一片果林。除了梨,还有桃、李、杏、樱、枣、枇杷、栗子、核桃、红柿……春天里,轮番开出五彩缤纷的花朵,入夏后,水果次第成熟。我平时去逛菜市,常看见有乡人将自家产出的各色水果带来,摆在地摊上售卖,生意挺火。往常只是羡慕农家那一份“硕果累累”的乡居恬然生活,却从未想过,跟庄稼地里的稻麦收割季一样,农人每采收一茬水果,都绝非唾手可得。我们几人合力采摘一篮梨子都如此费劲,实难想象,那些大大小小的果园,千树万树的果实,乡人的采摘是怎样费尽周章。攀采树果,除了要耗费艰辛努力,还得因势而为,下功夫,使巧劲,那些枝头硕果方能变成手中一份实实在在的收获。

那天,我们采完梨子让农妇称重付钱后,就回到瓜棚下。大家迫不及待地从竹篮里抓起梨子,用清水冲洗干净,连皮咬下去,咔嚓咔嚓地大嚼起来。这梨子不仅脆甜多汁,更让我们尝出了一番别样的滋味……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