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勇在进行日常巡检 受访者供图
8月20日早上7时45分,尚未到上班时间,四川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包装一车间的维修室里已热闹起来,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昨晚各自负责的设备运行情况。作为公司包装部维修主管的曹勇,拿着笔飞速地在本子上记录。
8时,会议结束,曹勇拿着本子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将会上记录下来的生产情况、设备情况、交班问题等逐一登记在案,形成设备管理任务单,并安排责任人负责处理设备故障。只要发现有故障,曹勇就立即把它记录下来,在他办公桌下的柜子里,整整齐齐堆放着各式各样的笔记本有80多本,加上手掌大小的手抄本,共有100多本。
一台设备有20多个检查项目,算下来,每天要完成200多个项目检查。一旦出故障要在最短时间内排除故障,保证生产。看似忙碌枯燥的工作,曹勇却用匠心演绎出了精彩人生。
1997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曹勇回到家乡广安武胜一家国营啤酒厂成为一名普通员工。机械维修师傅看曹勇年纪轻轻,劝他学机械维修,说有技术才是硬本领。曹勇听进去了,经过四年认真学习,掌握了啤酒生产线设备机械维修技术。2008年,四川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在嘉陵区建厂。2009年9月25日,刚在绵阳参加了设备技术交流会的曹勇,特意来到嘉陵,直奔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包装生产车间。按规定实习期三个月,而他一个月后就成了正式职工。
2009年底,公司2号生产线设备安装投产,设备生产运行很不顺畅。设备厂家几次派人到车间调试都没能解决问题,单班产量只有110KL左右,效率低,生产消耗高。曹勇凭着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出对输瓶机进行改进,采用变频无级调速控制来满足不同瓶型的生产。改进后的设备投入使用,提高生产效率60%以上,年增效超过千万。
有一次包装车间1号生产线的大字符喷码机发生故障造成电路板被烧坏,没有相应备件更换。如果请设备生产厂家维修至少需要15天,这样生产线就会被迫停产。曹勇趴在设备上经过48小时的技术攻关,通过编程改变了喷码机字符的点阵和喷印模式,使1号生产线顺利恢复生产,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700多万元。
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曹勇通过修改控制程序,对纸箱成型机真空管路自动清洁控制装置进行了改进,设备无故障运转由24小时提高到720小时,年节约成本200多万元。
20年来,从一个普通维修工到车间设备主管,曹勇先后完成技术革新项目11项,提出合理化建议40余项,为公司节约成本近千万元,他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首席技师”、“十大工匠”等多个荣誉称号,靠着常人难以坚持的努力,用奋斗创新在平凡岗位上演绎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