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会现场
“以前孩子一放寒暑假就没有人管,现在我们把工情诉求反映到工会组织后,工会迅速成立了工情代办站,把托管班办进工会驿站,孩子每天有老师辅导、有伙伴陪伴,我们工作时心里都踏实多了。”8月28日上午,职工家长刘鹏站在遂宁市河东新区工会驿站·城市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体(市民中心站)门前,一个劲儿地赞扬新设的“工情代办站”。
今年以来,河东新区总工会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暖心服务行动”,充分利用工会驿站平台为民办实事,让57个工会驿站化身“工情代办站”,收集职工的工情代办请求,承担起工情代办的职能,解职工之忧。
搭台招聘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这里上班真的挺好,离家近,每月还能拿3000多元钱,太感谢工会驿站提供的平台了!”在河东新区美宁肥牛店餐饮区,正在收拾餐具的54岁的梁小平大姐笑容满面。像她一样,通过工会驿站·城市综合服务体(体育中心站)找到合适岗位的中年妇女还有很多。她们有的从事餐饮服务,有的负责商超理货,有的参与后勤保洁,虽然岗位不同,但都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心愿,既减轻了家庭经济压力,又能随时照顾老人和孩子。
工会驿站·城市综合服务体(体育中心站)变身“工情代办站”,在现有服务基础上增设“就业服务角”。每周五下午,工会驿站·城市综合服务体(体育中心站)工作人员准时进驻工会驿站,为职工群众提供“面对面”就业帮扶。
这是河东新区总工会推出的工情代办服务模式,将就业服务精准送到职工群众身边,切实解决职工群众求职、企业招聘、政策咨询等需求,同时开放工会驿站核心服务资源,为在工会驿站对接的求职者、环卫工人、外卖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免费饮水、手机充电、应急药箱等便民服务。
“工情代办站除了定期举办培训会,最重要的职能就是促进零工和用工企业的无缝衔接,收集零工和用工企业的信息,定期组织家政业、服务业、快递业等招聘会,高效地促进双方就业对接。”工情代办站长蒋应章说。
“能歇脚只是起点,提技能、稳就业才是关键。”工情代办专员杨淑介绍。比如前段时间接连几天都是阴雨天,前来招工的企业相对较少,工会驿站便见缝插针,办起了普法讲座。课堂上,讲师认真讲解,职工群众专注聆听,法律知识在互动中入脑入心。像这样的专项培训已成驿站常态。工作人员不仅传授技能,更悉心记录每位零工的专长,精准匹配用工需求,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从马路“盲寻”到驿站“智聘”,河东新区工会“工情代办站”让求职环境与就业效率实现双跃升。据悉,工会驿站每周会举办2至3次小型招聘会,每场招聘达成就业意向20至30人。
合力维权家门口的“解忧杂货铺”
“真的感觉特别暖心,依托工情代办站这个平台,我们的心声和需求能够被听见,很感谢工会驿站及时帮我们解决了难题,帮我们讨回了8名员工被拖欠的工资4.67万元。”近日,河东新区某餐饮店招聘员工宋某某说。
今年5月8日,河东新区某餐饮店正式开业,陆续招聘宋某某等8名员工。但好景不长,资金链的断裂让这家刚起步的店铺陷入经营困境。6月19日,8名员工陆续离职,餐饮店也被迫停业。此后,员工多次追讨薪资却始终无果,无奈之下只好在网络平台发声,此事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在接到纠纷信息的第一时间,河东新区总工会迅速行动。6月29日,河东新区总工会联合辖区多个部门,采取多元化解机制的方式,促使宋某某等8名员工被拖欠的4.67万元工资全部到账。“工会驿站不仅是职工的温馨港湾,更是维护职工权益的坚固堡垒。”员工宋某某感激地说。
维权接地气,职工才会更满意。截至目前,河东新区57个工会驿站已接报劳动争议案件13件,为职工追回经济损失11.25万元。
河东新区总工会主要负责人表示,工会驿站化身“工情代办站”,通过下沉服务重心、贴近职工需求,将关爱从“物质补给”延伸至“情感关怀”与“权益保障”,打造出集维权帮扶、培训、就业招聘、非遗编织、志愿服务及思想引领于一体的“温暖前哨”,最终实现“小驿站”传递“大温暖”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