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工消费助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关于优化工会帮扶困难职工工作机制的研究以竞赛凝聚攻坚强大合力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71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9-27

以竞赛凝聚攻坚强大合力

——西南油气田公司工会劳动竞赛实践探索 

马广文 屈计任 常培敏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引言:

自2021年9月“建设气大庆 建功‘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启动以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石油和中国石油相关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竞赛牵头单位作用,克服跨主体协同的复杂性、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特殊性等难点,广泛动员川渝地区13家石油石化企业、近10万名职工投身油气上产攻坚热潮,全力发挥能源保供“顶梁柱”作用。截至目前,各参赛单位已合力提前完成“年产天然气超过630亿立方米、油气当量突破5000万吨”的竞赛目标;其中,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产量连年保持超30亿方高速增长,2024年增量位居全国第一,年产油气当量逼近4000万吨,托起中国能源版图的“西南增长极”。到2025年底,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将达产500亿,全面建成“气大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再添充足“底气”。

一、从分散到协同,竞赛成为齐头并进的“车头”

一体化协同。构建“八赛八比”工作体系,全面加强跨单位战略合作。在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高质量承办竞赛启动仪式,会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13家参赛单位分解细化竞赛目标,形成“力争上游、协同奋进”的势头。联手川庆钻探全力推进万米科探工程,深地川科1井形成十大核心技术利器、六大技术系列,装备工具国产化率超过95%,创15项世界纪录;攻克“三超一高”工程技术禁区,蓬深6井创造亚洲最深直井新纪录。

一体化组织。创新“党建+竞赛”模式,横向上建立“党委领导-行政挂帅-工会牵头-部门参与”的领导机构,纵向上建立“公司-二级单位-作业区”三级劳竞委组织机构,构建了上下互动、纵横联动的生动局面。把竞赛工作融入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点、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以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联动机制高效稳健。

一体化运行。创新“审查+督导+考核”的精细管理模式,坚持结合生产重点、难点、堵点,在全总总体方案基础上,制定出台公司“1+10”竞赛方案,分级分类开展10项建设“气大庆”系列竞赛,安排专项资金800余万推进实施。在此基础上,针对油气田2025年“高质量上产500亿”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创新性地构建年度竞赛与短期攻关竞赛相结合的“4+N”劳动竞赛工作体系。其中,短期竞赛打破常规,聚焦“卡脖子”难点集中攻关,让竞赛作用立竿见影。

一体化考核。设置“竞赛榜”,建立联络人制度,定期通报各单位竞赛进展情况。完善竞赛考核实施细则,把竞赛立项、方案制定、竞赛实施、目标完成全过程纳入考核,竞赛范围对公司主要业务领域实现全覆盖,职工参与率超过95%。以“城门立木”的决心围绕生产用地保障、SEC储量攻关、净化厂建设“百日攻坚”等重难点任务,完成即表彰、达标即兑现,充分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

二、从个体到组织,竞赛成为提素建功的舞台

实施人才强企工程。坚持“高端技能”引领,完善相应配套机制,努力把劳动和技能竞赛打造成职工脱颖而出的起点平台,128名职工通过建设“气大庆”系列竞赛中的优异表现获聘高级技师、技师,公司高级技师、技师总数达到1196名,逐步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组织高技能人才培训621人次,公司在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斩获金牌及团体一等奖,1名职工入选首批全国“大国工匠”培育人选,2名职工分别获评“中国质量工匠”和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大国工匠”。

培育先锋模范榜样。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健全劳模培育、选树、关爱和作用发挥全过程机制,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劳模、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竞赛启动以来,累计选树省级及以上劳模工匠22名、先进集体16家,其中“全国劳动模范”2名,“全国工会系统劳动模范”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4项、先进集体1家;“四川省劳动模范”2名,省级五一劳动奖20项、“四川工匠”3名。

搭建成果转化平台。按照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阶梯发展模式,开展公司一线创新成果评选活动,评出“五小”成果300余项,并择优向上推荐,5项获四川省职工优秀成果,10项获全国能化系统优秀成果;衔接启动一线创新成果推介,首次实现群众性创新创效成果跨单位规模化推广应用,累计推广科技成果50余项,实现成本压降1.6亿元,固化形成了评选一年、推广应用一年的机制闭环,推动群众性创新创效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竞赛为契机,组织川渝油气行业女职工技能提升与创新联盟研讨交流活动,完成首批共10家公司级“五一巾帼创新工作室”孵化培育,“半边天”作用更加彰显。

三、从战略到执行,竞赛成为目标达成的“钻头”

油气勘探捷报频传。组织开展“突出新发现寻找大场面决胜大气田”劳动竞赛,大打勘探进攻仗,川中茅口组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浅水陆棚边缘礁滩勘探获得重要发现,蓬莱气区、天府气田等四大领域展现万亿储量潜力,斩获中国石油多项勘探发现奖。竞赛启动以来,西南油气田天然气地质储量、探明储量均实现快速增长。

上产势头持续强劲。以“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劳动竞赛和“气藏动态分析专业”技术竞赛为抓手,全面打响上产“新会战”,加快实施“四大百亿”上产工程,强力推进页岩油气革命,致密气年产气量同比增长450%,迅速形成50亿方上产新阵地。竞赛启动以来,公司累计投产新井近千口,全面完成产能建设任务,较计划提高近8%。

产运储销协同联动。面对近年来区域突发的疫情、高温、限电、地震等考验,公司坚决践行央企“三大责任”,全面开展“扩销增效”劳动竞赛,发挥产运储销一体化优势大力实施内协外调,采取多种措施全力保障市场供应,支持产业链平稳顺畅运行,获地方政府和客户高度肯定。牢牢把握民生保供工作主线,积极统筹上载气量与储气库注采运行,单日最大外输量超7200万方,为能源平稳供应特别是北方地区冬季保供作出积极贡献,终端销量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大关,川渝地区市场份额始终保持在75%以上。

安全环保稳定向好。部署实施公司首届“新能源揭榜赛”,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攻克余压发电设备运行效率提升等关键技术难题,风光地热等新能源业务初具规模,天然气伴生资源综合利用、CCS/CCUS等业务加快落地,实现多项国内第一。大力实施甲烷管控“5+1”措施,甲烷减排量和减排率均保持集团公司第一,甲烷管控经验成功入选全球甲烷论坛。广泛开展“安康杯”竞赛等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大力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公司一批矿权入选绿色矿山名录。

关键技术加快突破。开展“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劳动竞赛,配套完善四大主体技术,积极推进海相碳酸盐岩、页岩气两个重大科研专项,在大型超压岩性气藏成藏、开发井产量提升、致密气规模效益开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理论突破,形成了致密气优质储层精细预测、页岩气甜点区评价、紫外吸收光谱法分析硫化氢检测等代表性技术体系,牵头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9项,申请国外PCT专利22件、中国专利752件,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各2项,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数字化转型有序推进。组织开展“信息启航‘十四五’数字转型开新篇”劳动竞赛,完成智能储气库和勘探开发协同研究平台建设,形成井工程远程协调指挥新模式,持续推进油藏工程、产量等专业数据治理,实现核心数据资产的持续增值。成立自主可控联合创新中心,大力推进IPv6、北斗、国产系统规模部署,推动34个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区域化运维管理,站场物联网无人值守改造、新型采气管理区数字化转型等工程取得阶段性成绩。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