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果集市 成都市教育局供图
本报讯(记者黄瑞)10月11日,由四川省教育厅、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共同指导,成都市教育局主办的2025年成渝劳动教育课程创享集暨成都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会在成都江滩公园举行。活动旨在进一步破解劳动教育资源分散、流于形式化、社会协同不足等现实问题,探索劳动教育从“课程活动”向“育人生态”的系统升级。
新津区学生以“宝墩模型”和“农博园沙盘”对比呈现了农具从古至今的演变脉络;青羊区学生创作的13.5米《锦绣成都》剪纸长卷细腻刻画城市风貌;高新区则以航天育种培育的近100公斤特大南瓜以及耘动智行车展现学生“创客之趣”……在活动外场举行的创享集上,成都23个区(市)县的中小学师生带着劳动教育课程及成果作品集中参展。
四大主题特展和40个主题展台中,近200个由各校自主研发、可学可用的劳动校本化课程紧扣成都“天府粮仓”、非遗文化、“奋进中的创新创造之城”、“公园城市”等特色和名片。所有劳动校本化课程案例在线上的课程云集市同步展示,现场的老师可以通过“劳动教育共享币”购买心仪的课程资源,优质的劳动教育课程可以便捷地实现跨校流动共享。
与此同时,学生成果集市也是本届创享集的一大亮点。来自全市各中小学的师生带来亲手制作的各类劳动成果进行义卖,展售所得还将捐赠给山区学校,让劳动教育温暖延续。
在内场举行的推进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班建武以《物质丰裕时代的劳动教育逻辑》为题进行破题演讲。他指出,在物质丰裕的当下,学生的需求已从生存转向自我实现,劳动教育应超越将劳动作为谋生工具的旧有观念,引导学生在劳动中获得生命的意义感和自我确认。
据推进会上发布的《成都市中小学劳动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成都将不断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教师队伍体系、实践场所体系和劳动评价体系,最终形成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全方位参与支持的贯通一体、开放协同、保障有力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格局。
此外,成渝劳动教育共同体在推进会上成立。据了解,成渝劳动教育共同体将突破传统行政区划限制,实现教育资源的动态调配与高效流通,形成“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师资互通、学生互联、科研协同”的有机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