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胡梦琪
今年5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表彰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国网自贡供电公司变电运检中心副主任胡梦琪获“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一双手调试设备,一颗心守护万家灯火,从化验试管中沉淀的油质数据,到变电站中跳闸线圈的毫秒级响应,他以十年韶华淬炼出变电设备“专科医生”的精准手眼,让劳模精神的基因在电力铁军的血脉里奔涌,让劳模精神的火种迸发出璀璨光芒。
技术尖兵淬利剑
2014年7月,胡梦琪从华北电力大学毕业后,便入职国网自贡供电公司。入职第三年,他主动迎战专业转型的挑战,从油务化验转岗至技术要求严苛的继电保护。面对错综复杂的设备原理与分毫必究的安全标准,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白天扎根现场实操积累经验,晚上研读专业书籍,他抓住所有能够学习的机会,向班组师傅取经、钻研行业规范、深挖学术论文、对话领域专家,将碎片化知识编织成系统化专业网络。
短短一年间,胡梦琪便实现从“跨行新手”到“技术骨干”的蜕变。转岗次年即荣获自贡市第十三届职工技能大赛继电保护专业第二名,此后更在市级及以上电力专业竞赛中屡获殊荣。他主导编写的专业课件及教学视频,荣获中电联数字化微课优秀作品等奖项,同时,还参与编写了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继电保护专业题库》等专业书籍。多年的勤学苦练,胡梦琪很快成长为专业领域专家人才,生动诠释着“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品格。
冲锋在前显担当
2022年夏天,自贡市遭遇有史以来罕见的高温天气,电网面临历史同期“最高极端高温、最少降雨量、最高电力负荷”的“三最”叠加局面。
“主变油温高告警”“开关打压超时”……那个夏天,随着用电负荷的持续升高,变电站设备的告警信号次数也随之上升。事关广大居民能否正常用电,每一条设备告警信号都不容小觑,无论是周末休息时间还是深更半夜,他都会第一时间研究分析异常信号,查找原因,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不放心时,他经常开车前往变电站进行查看,确保供电设备正常稳定运行。
“10千伏长建线电缆接头C相发热,属危急缺陷,需停电进行处理!”8月22日凌晨1时,运维人员汇报站内设备发热缺陷。
为保证特殊高温天气广大居民的用电需求,此类缺陷一般选择在凌晨进行,这也是胡梦琪2022年夏天参加的第11次“凌晨行动”。“现场涉及高处作业,大家再次检查一下安全带是否合格!安全第一!”出发前,作为现场工作责任人,胡梦琪向大家交代现场的注意事项。随后,带领抢修人员立即到工作现场,迅速处理发热缺陷,经过3个小时的努力奋战,圆满完成设备缺陷处置,并在居民睡梦结束前完成了送电操作。
智创传薪启新程
“技术突破的终点不是成果,而是让更多人掌握解决问题的智慧。”作为创新工作室的创新带头人,胡梦琪不仅善于发现并解决工作中的“疑难杂症”,同时善于带领团队一起投身到创新工作中。
针对变电站主变油枕“假油位”“呼吸器堵塞”等难题,胡梦琪带领团队历时3个月,攻克油枕在线监测数据难题,研制出创新成果“基于‘TPFI’系统的变压器油枕在线监测装置”,该成果在110千伏南湖变电站投运后,能够4个维度数据实时追踪油枕状态变化,为变压器“把脉问诊”装上智慧“听诊器”。
为提升员工的培训效率,胡梦琪运用“费曼学习法”,带领班组员工创建“盐都继保小屋”公众号,以更加直观的动图、对比等方法来讲解专业知识。有一次,为了把一篇难懂的关于“距离保护”的知识点讲清楚,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打磨文章半个多月,最终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显像化易理解后才推出,深受大家好评。
与此同时,胡梦琪积极组织各班组成员开展“变电大讲堂”“小班补强”以及“技能大练兵”等活动,让员工轮流走向讲台,分享实操心得与技术理论,打造了一支技能型、专业型、创新型的专业队伍。
从深夜变电站里的技术攻坚,到电脑屏幕前逐帧打磨教学动图;从创新工作室的白板推演,到实操场上的言传身教。胡梦琪用“创新之钥”打开技术枷锁,以“传承之炬”照亮成长之路。这位青年工匠正以开拓者的姿态,在电力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让劳模精神的火炬照亮更多追光者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