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奋战 铸就无悔青春他俩将荒林变身“林中小溪”情洒援彝路 心系支教情 31年坚守 沉淀初心滤出精品21岁男生学校宿舍打游戏猝死,谁应担责?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77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0-14

21岁男生学校宿舍打游戏猝死,谁应担责?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宜宾市高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会 王彬:

这起事件应引起各方反思警醒。学校应建立透明急救流程,经常培训宿管等工作人员,将医疗急救培训纳入考核体系,定期开展急救演练,加强急救设备使用培训,确保设备可用性。通过班会、讲座等形式,宣传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加强作息引导、制度约束、监督管理等,有效地引导、干预和宿舍巡查,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综合履行校园安全保障义务。

实事求是地说,21岁已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作为一名大学生,理应知道健康作息的重要性,为无节制连续打游戏带来的健康风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生命已逝,人死责消,还能再说什么。

学校也应理解家长的心情,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年轻生命在学校突然逝去,学校应扪心自问责任感和同情心。在宝贵的生命面前,没有什么比责任更重要。

雅安市总工会 张果:

大学时光常被视为“无忧无虑”的青春季,熬夜似乎成了许多学生的“标配”:有人追剧,有人刷小说,有人沉迷游戏……笔者读书时也曾因贪玩熬夜,次日精神不振,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彼时只觉得“年轻扛得住”,却不知会长期透支健康,为生命埋下隐患。

21岁男生在学校宿舍打游戏猝死的悲剧,正是这种“侥幸心理”的惨痛代价。虽说学校在管理和急救等方面存在疏漏,但大学生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更应对自身健康负首责。长时间熬夜、高强度游戏是个人选择。若因自身不当行为酿成健康危机,自身责任难以推卸。

通过此次事件,笔者希望唤醒大学生们的清醒认知:应当爱惜身体健康,树立自律意识,平衡好学习与娱乐,适度娱乐、科学运动、认真学习,不辜负宝贵的大学时光。

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办事处 苗云辉:

悲剧根源在于对自身健康责任的漠视。成年,代表着能够独立判断行为后果并承担相应责任,而他长时间沉浸游戏、作息紊乱,对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视而不见,正是对这份责任的逃避。

在追求个性与自由的年纪,部分年轻人将放纵等同于自我实现,却忘了健康是一切的基石。熬夜打游戏成为常态,每一次对睡眠的剥夺,都是对生命的“透支”。这种行为并非偶然,而是对成年后自我管理义务的忽视。法律赋予成年人独立决策的权利,同时也要求其为决策后果负责,健康受损乃至生命消逝,便是最沉重的代价。

然而,学校的监管引导、家庭的关爱提醒、社会的健康倡导,都是构建健康生活环境的重要环节。这起悲剧应成为所有成年人的警钟:唯有树立责任意识,才能在自由与自律间找到平衡,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内江市资中县太平镇人民政府 汤飞:

笔者认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自身健康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主动关注自身健康,通过适当运动加强锻炼,提升身体素质。不要仗着年轻就“可劲儿造”,更不要忽视身体给出的“红灯”信号---猝死虽是突然发生之果,但必有长期累积的细微之因。

为了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需各方各司其职又紧密协作,尤其有关联、需配合时不要出现反应缓慢、推诿塞责等“真空地带”或“错扣之环”。除本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把好“第一关口”,作为学生学习生活重要场所的学校也担负着紧要且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加强宿舍管理,引导学生健康作息;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普及健康常识尤其是急救知识,制订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实现及时响应;校医等要加强业务培训,时刻绷紧履职尽责之弦,并和社会医疗资源保持畅通联系;要定期检查包括AED在内的医疗设备,避免关键时刻耽误宝贵的“黄金时间”。

南充市贸促会工会 胡晓勇:

笔者认为,21岁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他应该清楚长时间坐着不动和熬夜对身体的伤害,比如说眼睛酸涩、颈椎僵硬等这些不适,都是身体发出的警告,可惜他被游戏的刺激诱惑冲昏了头脑,把这些信号当成了“耳旁风”。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宿管员、辅导员平时多敲敲门,多问问情况,也许就能发现一些端倪;学校适当开展一些健康讲座、简单的体检,这些看似平常的措施,或许就能挽救一个生命。家长更应经常跟孩子聊聊天,游戏可以玩,但要懂得适可而止,别等到悲剧发生了才追悔莫及。当然,游戏运营商更应该行动起来,设置强制休息提醒,限制连续游戏时长,这些技术手段并不难实现。

一个年轻生命的戛然而止,换来的应该是所有人的警醒:生命只有一次,健康不能重来。愿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广元市旺苍县代池坝煤矿 李小英:

笔者认为,男生本人应该承担主要责任!自己的身体是什么情况心里肯定是有数的,只是很多大学生不把一些疾病放在心上,一旦玩起游戏来,什么少熬夜、少干刺激性的事儿,通通抛之脑后。学校不可能一个宿舍安排一个宿管老师,所以自律性就很重要。

其次,家长也是有责任的,虽说娃儿是在学校,但是家长尽到了提醒责任吗?家长有经常性和娃儿沟通吗?家长清楚娃儿的身体状况吗?有的家长很推崇放养式养娃,认为把娃放到学校,那就是老师的责任了。试想,家长管一个娃都很恼火,学校管那么多娃,娃不自律能行吗?当然,学校也是有一定责任的,事发后,学校是否及时抢救?抢救过程中是否合理合规?这是一起惨痛的教训,应该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共同抓好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泸州市纳溪区惠民帮扶中心 李小波:

笔者认为,这起事件是个人、学校与社会三方责任链条断裂引发的结果。首先,成年学生当为自身健康负首要责任。21岁学生已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之人,理应对过度游戏的危害有清晰认知。熬夜游戏如同慢性自戕,将生命健康权拱手让给虚拟世界,实属不该。

其次,学校的管理缺位,责任失守,应负责任。高校不仅是知识殿堂,更肩负着监护职责,需通过查寝制度、作息引导、健康宣教等方式织密防护网。管理缺位,便是责任的失守。

第三,游戏设计与社会氛围亦需反思。部分游戏以成瘾机制“绑架”玩家,社交平台盛行“熬夜修仙”亚文化,无形中助长不良风气。虽然直接责任难以追溯,但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倡导积极休闲方式,应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方向。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遂宁工务段 樊渐诩:

笔者以为,此次事件,家属与学校之所以就责任认定产生分歧,矛盾焦点就是家属质疑学校的急救措施和日常管理是否到位。

从急救方面来看,监控显示校医8分钟后才到达现场,而校医务室步行至宿舍仅需3至4分钟。在日常管理上,家属质疑学校对学生熬夜玩游戏缺乏有效监管。学校虽表示宿管会查寝,但学生藏手机偷偷熬夜玩游戏,监管难度大。不过,如果学校明知学生熬夜打游戏成风却不管,显然未尽到管理职责。

但我们也要清楚,这个男生已经21岁,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需对自己的作息和行为负责。这起悲剧为各方敲响警钟:学生要重视自身健康,合理安排作息;学校应完善急救措施,加强学生健康管理;家长也不能忽视对成年子女的关心与引导。

下期话题:“家长跪地让学生从背上踩过”,河南一中学举办“愧疚教育”活动被投诉,你怎么看?

来稿请发送至邮箱:372568613@qq.com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