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奋战 铸就无悔青春他俩将荒林变身“林中小溪”情洒援彝路 心系支教情 31年坚守 沉淀初心滤出精品21岁男生学校宿舍打游戏猝死,谁应担责?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77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0-14

情洒援彝路 心系支教情

——记泸州援彝教师宋小蓉

袁玉华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学生们给宋小蓉送上锦旗 受访者供图

“宋老师,节日快乐,我们想您了……”9月10日上午,凉山州盐源县干海初级中学学生小梅,向泸州十中老师宋小蓉打来电话表达教师节的祝福。

自2016年起,宋小蓉先后两次赴凉山州盐源县支教。她积极改变当地老师陈旧的教学理念,用心点亮孩子们的心灯、用情温暖孩子们的心灵,取得了不错的教学业绩,受到当地领导、老师、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她先后获得四川省对口帮扶工作先进个人、凉山州教育帮扶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2016年9月,宋小蓉的小女儿刚一岁半,江阳区援彝需要老师。当任务下达到泸州十中时,“我去!”宋小蓉毅然对校领导说,“那里的孩子渴望学到更多知识。”

初到盐源县,盘旋曲折的山路、高原反应以及强烈的紫外线,让宋小蓉心有余悸。

当时,宋小蓉支教盐源中学初三年级,主要上语文课。班上的课代表小马同学,家住山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平时都没有回家。小马和哥哥都在盐源中学,平时学校提供一日三餐。一次,小马告诉宋小蓉,他和哥哥平时在家主要就是吃土豆,他想要靠知识改变命运。

小马的话深深震撼了宋小蓉。她更加认真地教学,向大山里的孩子们倾情传授所学知识和外界的知识,用爱与耐心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宋小蓉还积极协助学校进行课改,帮助提升教学理念。宋小蓉所带班级中考获得盐源县第一,也让当地的老师们彻底改变了教学观念。2018年7月,支教结束后,宋小蓉获得“四川省对口帮扶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24年9月,宋小蓉响应号召,再次踏上援彝支教之路。这一次,她来到更为偏远的乡镇中学---盐源县干海初级中学。

在教学中,宋小蓉积极创新,为每一个孩子建立了积分档案,激励孩子们好好学习,把学习攒的积分用来兑换她自费购买的书籍、篮球、乒乓球、学习用具等。宋小蓉不愿意让孩子们认为这是施舍,更愿意让他们认为知识就是财富。

班上有个女孩子,是被年迈的养父领养的,家中只有父女俩相依为命。盐源下雪的冬天,她连件像样的羽绒服都没有。宋小蓉特意照她的身形买了件羽绒服,告诉她积分可以兑换衣服,可以先兑换,然后把积分补上,小姑娘高高兴兴地把衣服领走了。从此,女孩在语文课上总是最积极认真的。

有老师笑着说:“宋老师,你的工资够买奖品吗?”后来,宋小蓉听说许多班主任都采用了她“创造”的积分制。

今年7月,支教结束后,宋小蓉获得“凉山州教育帮扶突出贡献奖”。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