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寻味阆苑秋色石磨声声慢与更好的自己重逢广告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86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0-24

与更好的自己重逢

——读王瑞《二次成长》

黎均平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阳光漫过书店的木质书架,当指尖掠过一排排书脊时,“二次成长”四个字突然撞进眼里---像在拥挤的路口遇到一个喊出自己心事的人,心里猛地一沉,指尖已经先于思考抽出了这本书。

摩挲着书的封面,快速翻读内容提要:“摆脱情绪内耗,重塑成人人格”,恰好戳中了我那段时间被焦虑、自我怀疑等情绪缠绕的状态。没有犹豫,我买下这本书走出书店,仿佛接住了一份专为自己准备的“自我救赎指南”。

二次成长其实就是对已经定型的人格进行重塑的过程。该书把人从出生到18岁的自然阶段称为一次成长,但成长的结果无法令我们真正感到满意和幸福。在二次成长中,我们自己才是主角,掌握着自我完善的主动权。

书中,作者把二次成长细分为5大成长阶段,让我们“重新回到过去”,在“复盘”过程中实现修补,优化心智模式,开启自我诞生的旅程,描画了一张自我重塑的清晰路线图:第一个阶段,1岁之前,寻找早年印记。大部分人对于这个阶段的经历都毫无记忆,但这却是存在感、安全感、信任感等基础人格打下烙印的一年,也是二次成长的起点。第二个阶段,1至3岁,初现自我轮廓。在我们经历了和这个世界被动接触的第一年后,我们开始主动探索世界、认识自身,并建立起初步的自我,这将使我们获得重新成长的契机。第三个阶段,4至5岁,建立自我价值。在这个阶段,我们开始以孩子的身份在这个世界建构属于自己的价值,不再是完全依附于成人的被动存在,这将带我们找到改变的方向。第四个阶段,6至11岁,重塑自我心智。这个时期,我们带着刚刚建立的价值感,迫不及待地去吸收世界上的各种信息,我们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成人的一面。从这个缩小版的自己身上,开启重塑心智的旅程。第五个阶段,12至18岁。此时,我们进入了一段较长的过渡发展期,自我发生剧烈的重组,促使我们从多方面的不成熟走向人格的完整。为帮助人们实现二次成长,作者详细列举17种内心缺失,精准地开出了19个方法工具箱。既提出问题,深入进行分析,又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了空洞的理论阐释和抽象的说教。这是读完该书后带给我最强烈的感受,或许也是本书的突出特点。

正如书中所言,“当你翻开这本书时,虽然未必能马上意识到,但你的二次成长已经开始了。”现在合上书页,我深感此言不虚。这段旅程带我重新经历了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帮我解开了许多成长的谜团。它在我迷茫时给予慰藉与方向,让我通过反复练习积累经验。我重新认识并理解了自己,最终学会找到、接纳并相信自我,完成了一次深刻的人格梳理与重塑。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