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法宝”用起来 欠薪问题全根治廉洁做事方可出淤泥而不染拖欠百万元劳务费 法院给力执行达成和解全国首例跨省域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审理养老金发放引纠纷 法院查清事实促行政和解公司部门合并,员工坚决不同意调岗构成严重违纪吗?河北定兴县开通“码上讨薪”助农民工在线维权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434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11-09

廉洁做事方可出淤泥而不染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杨诚波

说到廉洁,让我想到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想到刚正不阿的历史名臣包青天,还有那千千万万名清正廉洁、为人民服务党的好干部……有幅对联写道:自古廉洁奉公,流芳百世;从来贪赃枉法,遗臭万年。是的,廉洁的人,心怀坦荡,心里无私天地宽,他们自然就会有着社会的良心、人间的爱心、天地的热心;自然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正气!没有思想上的洁净,也就没有行为上的廉洁。

在当今社会一体化高度发展的年代里,公私是分明的,公与私原本就是一对矛盾,而公私不分,私欲膨胀,个人意志总要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这是与执政为公、清廉从业格格不入的。腐败必然偏袒,廉洁才能公正。公生明,廉生威。腐败会带来生活暂时的宽裕,特别在腐败观念被从众心理衍生时,法不责众、鱼目混珠,腐败甚至会带来所谓“良好”的人际关系,被某一个群体认可为一个圈子的人,共同分享圈子利益。这是为个人利益,是小集团利益。它损害了广大老百姓的利益,损害了国家利益,是绝不允许的。

我是一名新闻工作者,在过去的采访过程中,始终以客观报道、干净报道为自己的操守和底线,在某些被采访对象的无理要求和“糖衣炮弹”面前,一直坚持原则不动摇,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本色。过去的清白让我自豪,新闻理想不容有斑点存在,同时我也深刻意识到,一个人违反纪律不是突发形成的,总有一个日积月累、逐步蜕变的过程。

有人爱贪小便宜,唯利是图,慢慢陷入私欲膨胀的泥潭不能自拔,贪赃枉法,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有人爱吃吃喝喝,酒杯一端、纪律放宽,丧失了党员干部的原则立场,对纪律的限制、约束、惩戒无所畏惧,一步步走入人生的死胡同;有人自觉不自觉地把一些违法违纪行为当成合法合理的来看待、当成新生事物来接受,难免会步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境地。

有人比喻犯错误是分了四步走的,第一步是走在河边不湿鞋;第二步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第三步是既然湿了鞋那就洗洗脚;第四步是既然洗了脚干脆洗洗澡。这个四步曲形象地道出了一个人由廉到贪的渐变过程。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采访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被采访对象请客吃饭,更有甚者,塞红包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如果不果断拒绝,扭捏地接了招,就容易在稿件写作上失去独立性、客观性,难免栽跟头。

数不清的贪官污吏东窗事发后,面对党纪国法,流下悔恨的泪水;暂时还没有暴露的,也难免为自己的贪腐行为惶惶不可终日。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贪腐之风长不了,清正廉洁最是好,它提升着我们的灵魂,愉悦着我们的身心。时下,作为党员干部应该率先垂范,正本清源,大力弘扬清正廉洁的传统美德,在廉洁文化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努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廉洁文化就是要倡导立足我们的实际工作岗位,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公道正派的社会文化,不断规范和约束我们的思想与行为,增强我们拒腐蚀、永不沾的能力,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社会精神风貌,使廉洁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文化自觉,让廉洁文化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

因此,每一位党员都需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每日“三省吾身”,检点得失正误,校正自身偏差、见贤思齐,闻过则改,不断自我净化和自我完善,真正做到在腐朽文化侵蚀面前思想不蜕变,在各种诱惑面前行为不失范。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新闻工作者,更要以高度的思想意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以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求自己,做一个志趣高雅的人。从小事做起,防御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做一个清正廉洁、工作清新、生活简朴、一心为公的人。我想恪己修身,方能沉着应对;廉洁从业做事,方可出淤泥而不染。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