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浸润童年 老井记忆车站送别漫游海窝子又见雪山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带来的启示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627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7-07

老井记忆

张大斌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在川东农村,有许多乡间院落。每个乡间院落里,都有一口老井,犹如院落搏动的心脏。

我的老家就是这样一个乡间院落。老井在距离院子一里开外的翠竹掩映处,由一块块青石板镶嵌而成。井口不下两米宽,可以容纳两三人同时取水。此井建于何时,已无详细文字图案可供考证,只有井沿那凹陷的豁口,述说着它的年深日久。

由于井大,井水常常只能装一半,并非唾手可得,取水就成了一项技术活。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如果没有掌握,也会难倒英雄好汉。在我的老家,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皆通此道,犹如娘胎里练就的一般。人站在井沿,用铁钩勾住木桶,在水面上晃荡,像遛狗一样,趁其不备,一猛子将木桶砸入水中,在木桶挣扎之时,水已咕咕流入了桶中,只好乖乖端坐井里,像个吃饱喝足坐在摇篮里的乖孩子,等待取水人将它捞起。

取水是技术活,当然更是力气活,实在不让人待见。老家院落的水井,之所以这么让人怀想,其实是因为它里面的水特别温润而富有人情味。

每到夏天的时候,井水是甘甜的,不管太阳有多毒辣,只要喝上一口井水,就会去火生津,凉到心窝子里去。到了腊月二十四这一天,老家院落的女人们,都会取下家里的被单床罩以及小孩子们的衣服,到井边直接清洗。老家院落逼近年关之时,往往是最寒冷的时候,那潇潇洒洒的雪花,往往也是在这个时候不远万里地赶来凑热闹。愈是在这样的冰天雪地,愈能看见水井里升腾的阵阵热气。所以,老家院落的人在井边洗衣,其实也是一种享受。

至于取水,我还是觉得夏天比冬天更安逸。夏天取出一桶水之后,可以一头扎进去,“咕噜咕噜”喝个畅快。遇到干旱的年份,井水供不应求,干得见底了,大家只好下到井里,在出水处一瓢一瓢地往桶里装。我坐在井里看过天,天确实就像井口那么大,埋头舀水的时候,水井里就像是飘荡着悠悠白云的浩瀚天空。虽说是坐井观天,却未曾泯灭我对远方的无限遐想。

关于水井,老家还有两个特别的风俗。大年初一凌晨必去挑一担水,叫做挑银水。院子里有人去世,第一件事也是去井边请水。如此看来,老井寄托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即使人已经离世,他的亲人也不忘去老井做最后的感恩。

如今,小洋楼取代了老家的乡间院落,自来水取代了大家挑水的烦恼。老井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跟着老家的院落一同老去。尽管如此,老井依然是院落里生命力最顽强的部分,老家的乡间院落正在变成风中的尘埃,但老井却依然在地下涌出清泉。站在异乡的苍穹之下,我的思绪常常飘回到老家的小院,那曾经滋润我心田的老井,也会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老井周围是一大片竹林,竹林中依稀点缀着些桃树李树,不管什么时候,这里都是老家院落最美的一处景致。我想,老井之所以如此让人怀念,不仅得益于老家人的敬仰,更少不了这一大片竹林以及在这片竹林中开花结果的桃树李树的万般呵护。

抚今追昔,饮水思源。我们也应该像爱护家乡的老井一样,珍惜、爱护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