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泡菜坛子“洗个澡” 山林皆故人故乡的路 流动的乡愁山缘 文缘 情缘母亲的“香碗”寻觅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675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9-01

山缘 文缘 情缘

--读钱声广散文集《与山结缘》

苗勇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钱声广老师是一位多产作家,多年来始终笔耕不辍。新近出版的散文集《与山结缘》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忍不住一睹为快,想要写点什么。

《与山结缘》共分六章节,收录了近些年来他发表在全国各类报刊上的60多篇文章,几乎涵盖了描绘山川景色的方方面面:山水、花草、树木、路桥、风雪……山川风物、游鱼细石,皆归笔下,并从人文风情、人生哲理等角度加以诗意或理性的提升。总体是游走山水顿悟式的书写,但每篇文风又不拘一格,异彩纷呈:有“一种回忆,一种牵挂”的《乡愁》;有“知道大地渴望,懂得万物期许”的《舞雪人生》;有“去做一次历史和精神朝圣的千年学府”的《走进岳麓书院》……《登山》豪情满怀、快意文字;《大禹故里行》简约古朴、沉郁厚重;《蓝蓝的黄河水》藻饰奇丽、深情款款;《心中有座山》回望往昔、浅吟低唱;《丹桂飘香浸满园》文采飞扬,逸兴飘渺……每一篇都不刻意求工,但文字里奔涌的激情和思辩及哲理,让人手不释卷。

自古君子喜山乐水,从书中可以看出钱老师是由衷爱山喜山的,喜欢用脚步丈量名山大川,也确确实实攀登了不少的山,《黄山观松遐想》《哦,阿拉山口》《走进五华山》《登三清山记》《琅琊山漫步》……每当登山之时,他心中都有跃跃欲试的兴奋,这是一种从骨子里油然而生的喜爱之意,于登山之中感慨自然之美,领略人生风情,“与天地搏斗,与永恒对话,从而获得境界的提升”,这正是登山的意义所在。

钱老师是一个不畏艰辛的攀登者。由书中得知,这位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小钱集的老屋少年,在弱冠之年参军来到川东。机缘巧合,这位从浅丘地带走出的少年,便成天与山为伍、与山结缘,也爱上了爬山,或循着弯弯的山路,或攀登峭壁悬崖,从此,爬山便成了一种励志,于峰峦叠嶂、山水叠翠之间感受生命的律动。从此,他心中便有了座山,一座用信念凝聚的山、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于是,哪怕山路崎岖,荆棘丛生,都不会停下脚步,一切路途都不再遥远,是山校正了奋斗目标。心中的那座山, 便成为他一生攀登的力量所在,成为激励奋发向上的动力,成为一生走向一座又一座山的力量源泉。

诚如钱老师所说:“人的一生都在登山,有自然的山,有生活的山、事业上的山。但只要有山在,便有了奋进的力量。”

山是独特的存在,它存在于亘古,也是人类无法彻底抵达与征服的所在。于大山而言,千年不过一隅,而人充其量不过匆匆百年。山无言,却又承载着一切,铭记着历史。在钱老师的笔下,将历史与现实融合,让人在领略自然风光之美中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从隽秀的文字中感悟着大山的独特魅力,总能产生莫名的哲理升华和理性的思考。

古住今来,无数的文人雅士都曾与山结缘。或似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般陶醉于山水,或似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避世于山水,也或似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般四处孤旅流连于山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钱老师却不拘泥于此,让山成信念,让山成为力量的源泉,赋予了大山更多的现实意义。我想,这或许正是今人超越古人的所在。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