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现场
岳涛何佳蔚记者向晓文文/图
9月5日一大早,蔡某某、梁某某等受援职工代表来到巴中市南江县总工会,将一面锦旗送到南江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康建国手中,感激地说:“真的谢谢工会,有了你们的帮助,我们被拖欠两年的工资终于拿到了……”
原来,这是一起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的纠纷案件,南江县总工会联合南江县人民法院和南江县人社局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成功帮助蔡某某、梁某某等14名职工讨回工资共计70130.77元。
据介绍,蔡某某、梁某某等14名职工自2021年1月至3月在南江县某房地产公司从事房屋销售工作,事后,公司却迟迟不支付职工工资,蔡某某等人历时2年催讨无果,眼看着辛辛苦苦挣的钱没了着落。无奈之下,今年8月初,蔡某某等人向南江县总工会寻求帮助。
对此,南江县总工会高度重视,考虑到该案涉及人数较多,若通过诉讼程序将加大职工诉讼成本,为更好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南江县总工会决定启动“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从先、从快妥善解决劳动者讨薪问题,并主动联合南江县劳动争议诉调对接中心成员单位共同展开此次诉前调解工作。
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一方面耐心细致做好讨薪职工的思想工作,避免大家情绪激动和矛盾进一步激化;另一方面向公司负责人做好释法明理工作,说明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劝说其主动履行支付工资的义务。
功夫不负有心人。调解员通过近两周时间沟通、调解,公司负责人承诺一次性支付所欠工资,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积极与南江县人民法院沟通进行了司法确认。至此,该案成功调解办结,14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此案件得到快速妥善调解,得益于南江县总工会建立的‘工会+法院’劳动争议诉调对接机制。”南江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康建国介绍说,该多元化解机制将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等流程贯通起来,强化了工会参与维权调解的职能,畅通了劳动纠纷化解渠道,实现了在提高调解效率、质量、扩大调解范围等方面的有效探索,自建立“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机制和“人社+工会”劳动争议裁调对接机制以来,共同化解劳动争议纠纷26件,涉案金额865.8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