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超明谢雅琴罗子龙)“没想到能这么顺利解决,真是太感谢了……”近日,执行人朱某某将一面锦旗送至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法院,感谢执行法官的辛勤付出。
据悉,纳溪区人民法院以财产保全为先导,仅用三天时间迅速执结两起合同纠纷案件,涉案标的额高达160万余元。这一高效执行成果,赢得了当事人的高度赞誉。
原来,朱某某与泸州某混凝土有限公司的合同纠纷案中,面对泸州某混凝土有限公司的违约行为,朱某某果断地在诉讼阶段申请财产保全,纳溪区人民法院迅速响应,通过审执部门的紧密协作,成功冻结被执行人名下的银行存款。判决生效后,面对被执行人依然拒不履行还款义务的情况,朱某某向纳溪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纳溪区人民法院承办法官秉持优化营商环境的司法理念,迅速行动,与双方当事人积极沟通,明确还款金额,并通过执行案件流程系统,对前期保全的银行存款进行了高效司法扣划,仅用时三天便全额执行到位,实现案结事了。
这一案例的的成功,充分彰显了财产保全制度在促进执行效率、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方面的巨大优势。不仅有效防止了被执行人财产的转移,为后续执行工作铺平道路,还从源头上缓解“执行难”问题,有效节约了司法资源。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纳溪区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抓前端,治未病”工作理念,不断加强审执联动,用好用活财产保全制度,充分发挥“以保全促执行”的积极作用,努力提升执行办案质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打造司法为民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