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视力减退?颜色识别困难?蛇类进入活跃期,被蛇咬伤怎么办?哪些人容易患心理疾病?汤可能没你想象的那么有营养芥兰炒牛肉别以科普之名行带货之实无码不结算 医保购药须扫“追溯码”古墓毒菌“逆袭”成为抗癌新星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199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7-05

夜间视力减退?颜色识别困难?

医生提醒:要警惕白内障 

记者邓霞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50岁左右视力就下降?看东西模糊?看颜色总觉得不够鲜艳?晚上开车被迎面而来的车灯晃得难受?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白内障。日前,记者就如何预防和治疗白内障等相关问题,采访了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邓铂林。

图据网络

什么是白内障?早期有哪些表现?

白内障是指眼睛内部的晶状体发生混浊,正常情况下,晶状体像相机镜头一样透明,能将光线准确地聚焦到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内的蛋白质逐渐老化变性,慢慢变得浑浊,从而影响了视力。这种浑浊程度逐渐加深,最终可能导致视力明显下降甚至失明。

很多人认为白内障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实不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的增加,白内障的发病年龄逐渐提前。尤其是在50岁这个年龄段,白内障的初期症状非常容易被忽略,患者经常误以为只是普通的眼疲劳或者老花眼,而没有及时就诊,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邓铂林表示,白内障早期有视物模糊、夜间视力减退、 颜色识别困难、近视度数频繁变化等几个典型症状。视物模糊。这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患者通常会觉得看东西像蒙着一层纱,逐渐加重,特别是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症状更为明显。夜间视力减退。很多患者抱怨晚上驾驶困难,对迎面而来的车灯异常敏感,甚至出现明显的眩光现象,严重影响夜间行车安全。颜色识别困难。白内障患者对色彩的感知会逐渐下降,尤其是蓝色和紫色等冷色调的感知能力降低。近视度数频繁变化。许多患者会发现近视度数突然加深或频繁需要更换眼镜,这种现象被称为“近视漂移”,也是白内障早期的一个重要信号。

白内障如何治疗?必须手术吗?

当出现上述这些症状时,邓铂林建议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特别是散瞳后详细的晶状体检查,医生可以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白内障,并了解其严重程度。”此外,还需要排查是否合并其他眼病,例如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目前,医学界尚无有效药物能够完全阻止或逆转白内障的发展,手术仍然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邓铂林介绍说,很多患者听到“手术”两个字就心生畏惧,担心风险大或疼痛难忍,其实大可不必。“现在的白内障手术非常安全和成熟,最常用的是超声乳化技术。这种方法只需在眼角膜上做一个极小的切口,通过超声波将混浊的晶状体乳化吸出,再植入人工晶状体。整个过程仅需十几分钟,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次日即可明显感觉视力改善。”

邓铂林又说,尽管如此,是否手术仍然需要患者与医生充分沟通后共同决定。当视力问题开始明显影响到日常生活,比如阅读困难、看电视模糊、夜间驾驶出现眩光严重时,我们通常建议尽早手术,以保证良好的生活质量。

白内障如何预防?

虽然白内障的形成与年龄相关,但我们依然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延缓其发展。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避免紫外线长时间照射。建议外出时佩戴带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太阳镜,有效减少紫外线对晶状体的损害。二是注意饮食健康。建议大家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蔬果,如柑橘类水果、胡萝卜、西兰花等。三是控制慢性病。尤其是糖尿病和高血压。这些疾病如果长期控制不佳,容易加速白内障的发生。 四是戒烟限酒。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对眼睛的损害明显,已经被证实是白内障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五是养成良好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注意用眼休息,适当进行眼保健操,缓解眼疲劳。六是保持乐观情绪。我们不能忽略情绪对眼睛健康的影响。长期的压力或焦虑状态会影响人体内分泌,加速晶状体的老化。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乐观的情绪,多参加户外活动和社交活动,培养多样的兴趣爱好,对于延缓白内障的发生也有积极意义。七是定期眼科检查。定期的眼科检查是早期发现白内障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建议50岁以上人群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尤其是有慢性病史的患者更应提高警惕。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保护好眼睛,就是保护我们的生活品质。50岁是一个重要的健康关口,及时警惕白内障,防患于未然,才能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光。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