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从热闹的老家回到工作岗位,大家都出现了“返岗综合征”。有的人是“工怒症”,谈到工作就心情烦躁,一肚子“吐槽”就要喷涌而出;有的人则是“怠工症”,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这还怎么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第一季度“开门红”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四川省总工会最新印发的《四川省总工会助力经济发展“开门红”十二条措施》中找到答案。
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措施中提到四川工会将举办首届港口物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召开全省职工创新创效大会,评选命名一批“五小”活动先进集体和优秀成果。根据措施经验,为转变职工群众“悲观就业”的工作心态,改变职工群众不想多干、不愿实干的现状,就要以实绩为导向,着重解决绩效考核中干得多与少、好与坏都一个样的突出问题;就要鲜明树立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着重发现和培养职工群众队伍中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的成员作为提拔人选,进一步提高职工群众工作回报预期,帮助职工群众建立“乐观就业”的工作心态,有效调动广大职工群众干事创业的动力。
要进一步优化职工服务。措施进一步深化了工会普惠服务,提高了基层工会会员“生日慰问”和“节日慰问”标准,为全省职工会员每人每年增加福利300元。根据措施经验,职工群众是各企业各单位发展的根本,工会作为保障职工群体利益的重要基层组织之一,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坚持“以群众路线为核心”的工作方针,优化提升员工体检、法律援助、心理健康、困难救助、学习提升等各项工会服务,提升职工群众归属感、认同感,不断增强企业和单位的内部凝聚力,形成“工会服务职工群众,职工群众服务企业单位”的良好发展格局。
要进一步加强阵地建设。措施对加强工会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补助资金1500万元进一步做强工会服务阵地。根据措施经验,工会服务阵地作为不断满足职工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要不断推进新时代基层工会职工服务阵地建设高质量发展,要将“职工在哪里就把阵地建设在哪里”“职工需求在哪里就把服务延伸到哪里”的工作原则贯彻到阵地建设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要在推动职工书屋、暖心驿站、心理调解室等职工普惠性服务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特殊人群服务体系,持续打通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